廊坊市卫生健康系统“五个依靠”“一个优势”彰显铁军力量
2020-02-29 17:58:01 浏览:91502 来源:
自疫情发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卫健系统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开启战“疫”模式,用“五个依靠”“一个优势”彰显了卫生健康队伍这支“敢打硬仗、善打大仗、能打胜仗”铁军力量。
依靠党委政府,第一时间成立高规格组织机构,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由于廊坊区位特殊,担负着拱卫首都安全的重大责任,决定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SARS、甲流、禽流感等重大疫情防控经验来讲,我市面临的客观防控形势严峻,鉴于历史经验,在武汉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时,廊坊市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成立了书记、市长双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9个工作组,从组织建设上提供机构保障。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市卫健委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举全系统之力,下设各组密切配合,各负其责,严格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落实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四方责任,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
依靠党组核心,广泛动员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针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市卫健委党组坚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要求全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把疫情防控斗争的各项部署落细落实落到位。全市卫健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积极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防控疫情当先锋”、“让党旗在疫情防疫阻击战中高高飘扬”活动,全市卫健系统共有党员支部192支,先锋队150支,党员3779名,其中一线党员2682名,一线支部182支,临时支部25个,全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支部堡垒作用突显,防控疫情党员先锋践行了党员使命,彰显了党员担当。
依靠专家团队,精准研判科学救治,确保疫情防控有章、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一是组建疾病预防控制专家组,准确研判疫情,河北省政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起草建议书14份,防控工作12条,及时提出“三个空前”“四个特点”“抓五防、把五关”等防控要点及工作思路,截至目前所有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都在排查范围内,对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二是抽调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临床、护理、检验、影像、感染控制等专业精干力量,组建三个市级医疗救治单元,并组织三个救治单元全体成员到市第三人民医院就应急处置工作流程、设备设施药品配备、医院感染防控等工作进行现场对接,目前参加第一、二批两个梯队的医护人员已经达98人,第三批在全市各医院抽调的30名医护人员已经到达定点医院,随时准备进入病区开展工作。截至2月15日,我市已有14人痊愈出院,在省内各市痊愈出院患者数量中名列前茅。同时,我市已派出两批共29名医护人员前往武汉支援。三是成立廊坊市新型冠状病毒生物安全专家组,对全市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设立与运行的生物安全检查、备案、评估和技术咨询等工作。
依靠卫健队伍,做细做实防控工作,卫健铁军无缝衔接、筑起铜墙铁壁。一是做好物资储备,合理分配。充实市、县两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和间接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定点医院,统计汇总市级医疗救治定点医院防控用品需求,并紧急调配,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与救治能力,做好疫情处置、确诊患者救治等工作提供保障。二是坚持检验关口前移,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对所有疑似病例、密接人员和无确切原因发热患者全部开展核酸检测。全市已启用3家检测机构,积极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已完成“存量清零”任务。三是科学规范设置集中隔离场所,全市共计32个隔离场所,隔离房间2484间。根据疫情防控需要,1月27日下午4点,廊坊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正式启用,当日陆续接收医学观察人员,承担对密切接触人员的隔离管理、疾控部门流调人员、120院前转运人员的安置、后勤保障等工作,同时成立了防疫消杀组,全力做好消毒工作。四是发挥督导作用,促进工作落实。抽调22名监督员到11个区市县24小时驻点,对医疗机构、商场超市、企业单位、村镇街道、道路卡口等疫情防控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各县市区各类疫情防控数据汇总分析,并对医疗机构真空排气、医疗废物处置、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设置和消毒产品生产、销售、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五是系统内全员放弃休假,进入战时状态,全部在岗在位上班,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全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履职尽责,任劳任怨,做好各类数据统计、报告讲话、新闻宣传等工作,机关工作运行有序;做好传染病防控专项检查、对各地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成立疫情防控医疗转运组,安全及时转运的同时确保市城区日常院前急救工作平稳运行,保障其他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倡议无偿献血,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临床用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民营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日夜坚守,科学救治等,彰显了卫生健康队伍“敢打硬仗、善打大仗、能打胜仗”的铁军本色。
依靠社会力量,群防群控打响全民抗“疫”,众志成城共同围剿新冠肺炎。一方面,廊坊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组织、爱心人士踊跃捐款捐物,关爱防控一线人员,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其中,廊坊市总工会捐赠慰问金10万元;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向我市捐赠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500人份;新奥集团共向我市捐赠各类口罩2.3万多只;防护服1000套;消毒液500桶(一万斤)、消毒片500包剂等消杀用品;向广阳区捐款200万元,专项用于广阳区购买移动CT;向奋战在湖北武汉等地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捐款1000万元等等。民营医院也积极落实社会责任,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截止2月15日24时,市红十字会本级累计接受捐赠款物总价值1407.41万元,其中接受捐款1096.71万元,物资价值310.7万元,捐款支出766.78万元,物资支出310.7万元。市红十字会接收的社会捐赠做到“0”库存,建立台账,定点分发,第一时间拨付到一线。还有的加入志愿服务队,做排查和值守工作,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廊坊市红十字心理救援志愿服务队6名志愿者和广阳区心理协会绿丝带6名志愿者,分别到隔离点为医学观察人员做心理疏导61人次。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内部平台、农村大喇叭、城区大屏幕、手机短信、抖音、快手等推送方式,宣传科普知识、防控举措,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科学防控疫情。大力弘扬正能量,截止2月16日12点,“健康廊坊健康家庭”微信公众号共发布478篇相关文章,廊坊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共发布413篇相关文章,“健康廊坊”APP“健康资讯”内容下“疫情防控专栏”共计发布360篇相关文章,廊坊市级媒体刊登(播出)稿件(节目)786 篇,在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刊发稿件240篇,推出了陈玉兰等战“疫”先进典型。
发挥信息化优势,落实四方责任,用“一云四端”筑牢疫情防控信息网。为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实地排查和数据上报工作,廊坊市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廊坊市“互联网+精准健康照护”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三个办法,落实四方责任,快速开发了“疫情防控筛查系统”,该系统主要有专项排查、疫情自查和数据批量上报三项功能,同时,该系统覆盖面不仅局限于重点人群,更覆盖全人群的防控信息的跟踪以及个人健康档案的管理,开展到户到人的全面细致排查,实行“一户一人一表”登记,精准建档立卡,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数字准”。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廊坊大力推广使用,依托市、县、乡、村(居)、小区等各级网格,结合“大数据+一云四端”将所有数据入网入格,强化网格管理,采取“互联网+精准排查”,做到排查筛查到村、到社区、到单位、到户、到人,确保全覆盖、无遗漏、无死角。截至2月28日,共完成排查,4150936人次。
截至2月26日,廊坊市实现了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和域内密切接触者全部解除医学观察“双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