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石理论的中药产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研究

2019-06-03 17:02:22 浏览:15098 来源:

程蒙1,杨光1,池秀莲1,辛敏通2通信作者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100700;2.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良好的临床疗效与现代医学形成互补,共同保障居民的生命健康,并延伸到经济、文化、生态、科技等领域发挥其重要价值。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中指出,中医药成为仅次于中餐的中国文化元素代表。2017年,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总额51.97亿美元,同比增加8.25%。其中,进口金额15.58亿美元,同比增长14.37%;出口金额36.40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在CNKI以“中药”和“贸易”为检索关键词,共检索到926篇文献,研究内容集中在中药贸易壁垒和中药国际贸易现状及问题2个方面(检索日期2018年4月23日)。

中药国际贸易中面临的贸易壁垒有绿色关税、市场准入、绿色标准、绿色包装、绿色反补贴、绿色卫生检验检疫等,贸易壁垒对我国中药产品的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加强贸易壁垒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促进我国中药出口,增加国际创收,是中国政府和中药出口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洁等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影响,提出从政府、市场、企业3个方面分别制定应对技术壁垒的对策,突破贸易技术壁垒,扩大中药产品出口。

涉及进出口的中药产品可分为中药材及饮片、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及保健品3类,整体上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贸易上处于顺差状态,但中成药的国际贸易存在逆差。郝刚等分析了2001—2008年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数据,发现我国在中药材及饮片、中药提取物和保健品的国际贸易上具有竞争优势,但在中成药的国际贸易上处于竞争劣势。我国中药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中以输出原料性产品为主,更能体现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中成药仍存在显著劣势。同时中药类产品存在出口结构不均衡问题,出口产品主要为中药材及饮片和中药提取物,而在美国、欧盟等医药产品的主流市场上,中成药在注册上市方面始终没有大的突破。迈克尔·波特在分析国家竞争优势时,提出了产业具有竞争优势的“钻石理论”,本文运用钻石理论分析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

1

钻石理论

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竞争论》中分析国家竞争优势时,构建了一种新的国家竞争力分析范式———钻石理论。钻石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地区或者产业的竞争力包括六大要素,其中“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以及“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为主要要素,“政府”和“机会”为次要要素。这6个要素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系统地组合成国家、地区或者产业优势的钻石理论体系(图1)。

1559552513578519.jpg

1.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区域)拥有的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基础设施等基本生产条件,是产业必备的竞争要素。中药产业的国际贸易中,主要的生产要素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基础设施等。

1.2需求条件

需求条件指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包括市场空间、客户需求、从区域市场需求转化为全面市场需求的能力等,且母国市场的需求条件会影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药产业的需求条件包括公众对中药的认可度、中医药在医药工业所占份额等。

1.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指与竞争对手相比,某项产业的相关产业或上游产业是否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彼此牵动而刺激竞争力,从而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与其他国际竞争对手比较时能提供更专业的产品或服务等。中药产业链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包括种植业、物流业、大健康产业等。

1.4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主要是指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中药饮片及提取物的生产企业规模参差不齐,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激烈;中成药生产企业整体上规模较大,进入门槛高,产品具有一定差异,特别是龙头企业基本上形成了具有品牌效应的主打产品,战略定位和市场营销策略与中药饮片和提取物生产企业相比更清晰、明确。

1.5机会

机会多来自企业的外部环境,具有不可预期性,但会导致产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在中药产业发展过程中,机会要素具有偶然性,如突然爆发的流感、他国放弃中药贸易管制等,可能会带来中药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1.6政府

政府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既非正面,也非负面。政府利用政策直接影响产业的竞争表现,对产业竞争力既有削弱作用又有增强作用。对中药产业而言,支持性政策在扶持和引导产业发面发挥积极作用,能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而紧缩性政策则不利于产业发展。

波特“钻石理论”的6个产业要素在传统产业的竞争力的分析中,如日本的半导体产业、瑞士的制药工业,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已被证明卓有成效。中药产业虽然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但其竞争力分析,脱离不开“钻石理论”的大框架,与多数产业一样,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钻石理论”六大要素影响。

2

基于钻石理论的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2.1中药产业的生产要素

贸易理论通常以生产要素为基础,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存在差异,各国出口生产要素相对充沛的产品,进口生产要素相对短缺的产品,从而形成国际贸易。我国药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且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在中药产业的发展上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知识资源、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

2.1.1自然资源丰富 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有383科2309属11146种(包括9933种和1213种下单位)。药用动物资源有395科862属1581种(包括种下单位,不含亚种),其中陆栖动物330科720属1306种,海洋动物85科141属275种。根据1985—1989年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的统计,我国中药资源达12807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药用植物占全部种类的87.03%,药用动物占12.35%,药用矿物占0.62%。

2.1.2中药相关传统知识丰富 我国有中医古籍13455种,如《本草纲目》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金匮要略》收载方剂262首,列举病症60余种。《中国医学人名志》收录了古代至清末医学名家2600余人,《中医人物词典》收集了数千年来与中医有关的古今人物词目6200余条并介绍中医人物的医学成就、著作等。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代名家不断运用、发展、完善至今,形成了包括药性理论、道地药材、中药炮制、中药方剂等在内的系统、完备的医学理论体系,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知识资源。

2.1.3具备相应的人力资源 《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数达到61.3万人,全年总诊疗9.6亿人次。《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69.48万人,卫生机构中药师13.40万人,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人数达95.66万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人力资源优势。

2.2中药产业的需求条件

国内市场需求是产业竞争优势的第二个关键要素,国内市场的性质、大小、从国内市场需求转换为国际市场需求的能力等都会影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药的市场规模呈递增趋势,且中药产业在医药工业中所占份额也在逐渐增加,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会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2.1市场规模扩大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急剧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患者人数增多,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独特的优势,带来中药产业市场规模的扩大。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截止2016年底,世界上已经有67个国家的政府正式承认中医药的合法地位,有70多个国家已经接受中药对疾病的预防治疗。

2.2.2市场份额提高 2016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主营业务收入为1956.36亿元,中成药制造主营业务收入6697.05亿元,两者合并达8653.41亿元,占我国医药工业总收入29.2%,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已经成为医药工业中仅次于化学药的支柱产业。随着化学药使用比例的下降和中医药使用的快速增长,我国中药工业和化药工业产值上的差距将逐步缩小。《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5823.00亿元,预计2015—2020年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将达15.00%。

2.3中药产业的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第三个关键要素———当这个国家和其他国际竞争对手比较时,能提供更健全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中药产业的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有中药材种植、化妆品产业、兽药产业、大健康产业等。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中药材种养殖,目前已有300多种常用中药材进行人工栽培或养殖,但组织方式以农户和合作社为主,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截止到2016年10月底,我国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1314家(以生产许可证载明生产类别统计),专门从事中药保健品生产的企业较少,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以中药资源为物质基础的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兽药、化肥农药等相关产品的社会需求也将持续增加,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也能随之发展起来,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2.4中药产业的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国际需求的拉力、本地竞争者的压力或市场竞争力,是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动力,国内竞争过程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会使整个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受惠。与生物制药和化学制药企业相比,中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低,具有较小的国际需求拉力,但来自国内市场生物制药企业、化学制药企业的竞争压力,会逐渐推动我国中药企业的国际化,目前已有中药企业探索中成药的海外注册。中药产业中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可大致分为3类,分别是中成药企业、中药饮片企业和中药提取物企业,3类企业的产品性质、所处的竞争环境,导致其在国际贸易上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

2.4.1中成药企业 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有中成药企业2777家,中成药批准文号近六万个,2016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中成药品种超过50个。中药生产行业现有61家上市公司,中国医药集团、云南白药集团等中药企业年营业额超过100亿元,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榜上中药企业约占1/3,整体上国内中成药企业处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环境。但中成药产品由于标准化程度低,物质基础不明确,国际市场的认可程度不高,2016年中成药及保健品的出口额仅为4.74亿美元。

2.4.2中药饮片企业 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延长了中药农业产业链。近年来,大型中药制药企业、中药饮片企业纷纷向中药种植、加工领域发力,将现代技术注入中药农业以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工信部《2016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指出,2016年中药饮片工业总产值达1956.4亿元,同比增长13.16%,较1996年的4.7亿元增长了416倍,规模以上中药饮片加工企业1148家。整体上,中药饮片企业的产品较为同质,缺乏创新,市场环境处于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之间。正由于是同质的产品,具有较完善的质量检验标准,中药材及饮片是我国过去出口的主要中药产品,2004年之前,其出口额占中药产品出口总额的50.00%以上。

2.4.3中药提取物企业 应用现代化、规范化的制药工艺进行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因质量均一稳定,并且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成为占领国际市场的中药产品新类别,超过中药材及饮片和中成药市场增长速度,成为独立的新兴行业。2017年,我国中药提取物出口额为20.10亿美元,同比增长4.33%,中药提取物已取代中药材及饮片成为中药国际贸易的主要产品形式。

2.5中药产业的发展机会机会

作为竞争条件之一,与产业所处的国家环境无关,也并非企业内部的能力,甚至不是政府所能影响的。迈克尔·波特认为可能形成机会、影响产业竞争格局的情况大致有7种,分别是:基础科技的发明创新、传统技术出现断层、生产成本突然提高、全球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大变化、全球或区域市场需求剧增、外国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战争。对中药产业而言,全球市场和区域市场需求增加是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的机会。2015年全球植物药、草药补充剂和药物市场规模达931.5亿美元,2017年达1070亿美元。在市场份额上,欧洲占据全球草药和膳食补充剂最大的市场份额,其次是亚太地区和日本。慢性疾病发病率的攀升、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等都将推动天然药物市场快速增长。全球植物药市场发展速度为10%~20%,欧洲为10%~15%,美国为20%~50%,日本为15%。随着全球植物药市场需求的增加,我国中药产业国际市场需求增加,有助于其提高国际竞争力。

2.6政府在中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在国际竞争中充当干预与放任平衡的角色。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指出,中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自2015年以来,一系列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发展密集出台,如《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对我国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材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战略布局,弘扬中药文化理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为野生资源保护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提供了法律依据。2016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健全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中药标准化建设,提升中药产业水平。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影响了中药产业的发展,正在改变未来几年中医药的市场格局和国际竞争力,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钻石理论分析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现在国际竞争中,我国的中药产业具有丰富的生产要素和广阔的需求条件,但缺乏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与欧美、日本植物药生产企业相比,我国中药企业的战略和定位不清晰,同业竞争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国际植物药市场的发展、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我国鼓励中医产业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中药产业的发展迎来机遇。整体上,我国的中药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这种竞争力来源于自然禀赋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为了提高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开展临床研究,提升中成药的国际认可度

中成药因其有效成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高,导致出口的产品多为中药材及其提取物而非中成药。提升中药的国际认可度,可参考日本汉方的推广思路,鼓励企业立足临床,按照国际公认的临床研究方法,对中成药的疗效进行对照实验。同时推进中医药开展循证医学研究,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中医药临床研究,通过证据链的形式证明中成药的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3.2加强标准建设,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中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经常面临重金属、农残超标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一方面是欧美国家采用食品标准检测中药所致,另一方面中药材在栽培过程中确实存在滥施农药化肥的现象。通过加强中药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如:开展中药材的ISO标准制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检测机构等,推动中药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建立既符合中药特点又能被国际认可的质量检测标准。

3.3鼓励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产业集群可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比如美国,高度积聚的产业集群是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形成了波士顿、旧金山等9个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大都市圈,且每个生物产业大都市圈都已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中药产业的发展可参考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模式,通过开展中药大品种培育,以单品种为切入点,形成以中成药制造、兽药(饲料添加剂)、日化产品、中药保健品、药用机械和包装材料制造产业为主的中药产业集群,从产业集群中获得规模效益,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健康中国促进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备案:京ICP备19034875号-1,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7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