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度融合需要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2019-05-30 16:33:39 浏览:14084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意见》提出,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当前,城乡教育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面临哪些难题?破解乡村教育困境,应如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爽认为,教师质量的差距是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一环;有关教育发展的基本观念需要厘清并重塑;正确认识资源并重视资源的供给、转化与创生。

1559204922128548.jpg

教师质量的差距是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一环

中国经济时报:城乡教育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张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与手段、教育组织形式与管理体制,最终影响教育质量。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障碍,其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等方面,在教育领域里,就体现为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近年来,国家一直在着力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的“短板”,如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推进集权取向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上移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负担主体,并持续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倾斜性投入,在教职工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学校建设标准等方面推进城乡统一,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现象已经基本消失,公用经费投入的差距也不再是导致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的重要因素。那么,城乡教育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教师质量的差距。

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教师质量的城乡差距。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较为艰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而且因为规模问题教师在职业发展方面空间较为有限,教师待遇较差,这些现实问题使得较为优秀的教师更多集中在城市和县镇,农村学校优秀教师“留不住、引不进”。我们都知道,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再多的硬件投入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教育质量。完善教师待遇提升保障机制,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学校教书,已成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意见》着重谈了有关于教师的问题,如“鼓励省级政府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为乡村学校输送优秀高校毕业生。推动教师资源向乡村倾斜,通过稳步提高待遇等措施增强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推行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城乡教育联合体模式”,都充分说明了教师质量的差距是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一环。

第二,升学机会的差距。

本世纪初我国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以后,城乡义务教育就学机会上的差距已非城乡教育差距的主要问题。然而“有学上”不等于“上好学”,入学机会的公平只解决了起点问题,远远没有解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问题,入学机会的公平不等于有质量的教育。教育是一个连续性和累积性的过程,高质量义务教育的缺位,导致了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机会降低。诸多实证研究显示,改革开放至今,城乡学生升入高中和大学的机会不平等有扩大趋势。因此,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在升学机会尤其是升入高水平大学的机会方面有较明显的差距。国家已经实施相应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高考招生政策上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教育大省的教育录取率;实施高校农村单独招生专项计划、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努力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第三,家庭支持系统及社会资源体系的差距。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结合从而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前面已经谈到,家庭经济性因素已经不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家庭支持系统和社会资源体系的差距在教育质量中的影响效应越来越大。比如家庭教养方式、家长对教育的期待、家庭文化资本、社区资源水平、社区文化环境等成为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的主要因素,它们能否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是解决农村教育质量问题的关键环节。  

有关教育发展的基本观念需要厘清并重塑

中国经济时报: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面临哪些难题?

张爽:我国社会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成为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当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要求。与其相对应,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深刻地影响着城乡教育发展,破除城乡教育二元结构也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命题,城乡教育融合的理念越来越凸显,打破城乡教育间的制度壁垒,构建开放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体系,消除城乡教育的隔离,促进城乡教育开放互通、协调融合和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那么,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面临哪些难题呢?

第一,教育发展观需要重塑。

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是数量的增长,我国教育事业在数量规模上有令人满意的发展,但在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等多样性的内涵要求上并没有获得同样的进步,在从数量到质量、规模到内涵的转型阶段,“观念障碍”是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有关教育发展的基本观念需要厘清并重塑。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好的教育具有内在一致的特征,以人为本、尊重规律,立足本土、协同育人,但教育发展并非只有单一模式,也不是“城市中心主义”,而是综合的、系统的、整体的、内生的、可持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通过一体化的方式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好教育”只有“城市教育”一种形态,也不意味着乡村教育的发展只能复制城市教育的路径。乡村教育应该立足乡村实际需求,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发展观,充分挖掘内涵和资源,突出特色,依托乡土文化,寻找适合乡村教育发展的特有路径,进而重塑乡村社会生态。

第二,现有制度框架有待突破。

制度为人们提供了行动的基本框架,在对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的同时,也规定了行为主体的权力、责任、义务和利益分配等。现有教育发展主要仍是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的,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度融合,必须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瓶颈,一方面要改革教育外部的户籍制度、财政制度和问责制度,另一方面要改革教育内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制度。以北京市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改革为例,学校一体化管理存在多个管理主体,纵向来看分为三级,包括市、区县和中小学,从横向来看,每一层又包含多个主体,市级包含市教委及相关职能部门,区县级包含输入区县政府、区县教委及相关职能部门,输出区县政府、区县教委(高校),学校级包含输入学校和输出学校。在学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如何理顺各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与职责,并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对保障学校一体化管理顺利开展,促进城乡学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第三,资源配置方式亟待创新。

《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资源配置在当前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明确指出了问题所在。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着优质资源客观上总量不足、配置结构不平衡、供给主体来源相对单一、难以与人民群众多元的需求适应的问题。能否通过资源重构,积极探索、创新丰富多元的资源供给方式,完善社会资源支持教育的体制机制,保证教育创新要素的生长和流动是必须要破解的难题。

破解乡村教育困境,均衡资源配置是关键

中国经济时报:破解乡村教育困境,均衡资源配置是关键。您对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有哪些建议?

张爽:资源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要素。有关均衡资源配置,有如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正确认识资源。资源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充分条件,面对同样资源环境的主体可能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资源体系主要包含了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物质资源是教育发展基本的物质支持与保障,在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中,主要包括基础性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场地校舍、校园环境、地理位置等。人力资源指教育发展中的人所拥有的、起贡献作用的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人力资源在教育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并体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教师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前面已经谈到,促进优质教师资源配置成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信息资源是教育发展过程中获取和使用到的资料、文件、数据等信息的总称,随着信息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信息资源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逐步凸显。总的来说,物质资源是基础和前提,人力资源是核心和关键,信息资源是手段与工具。

第二,重视资源的供给、转化与创生。政府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工作中自上而下推进了资源供给层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资源在流动中可以实现转化与创生,要打破资源使用过程中非此即彼的零和思维,学会整合资源、转化资源并创生新资源,让资源流动起来。外延式的教育发展强调单纯通过增加教育要素的数量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并未从内在机理上激发内在动力,弱化了基于内涵发展的资源转化,这有可能带来一个问题,即外部资源供给一旦减少或停止,教育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如何建立资源供给与教育主体之间的有效衔接是值得花大力气研究的。

城乡融合发展要在教育上下功夫

要早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破解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关键矛盾,就必须重塑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理念,深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确保融合发展的长期效益和可持续性。

■安雪慧


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说,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好乡村的关键路径和必然之路。不论是推进城乡要素的有序流动、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建设一体化建设,还是建设普惠共享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村人口收入可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教育的优先地位和基础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要早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破解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关键矛盾,就必须重塑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理念,深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确保融合发展的长期效益和可持续性。  

重塑理念和认识,构建城乡融合一体的教育体系

传统观念和长期形成的习惯思维,常常把“农村”等同于农业,农村教育也只是针对农村地区人口的教育,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相互割裂。长期存在的“重城轻乡、城强乡弱”二元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在“融”字上下功夫。融合发展中所提出的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不仅是振兴农村地区人口的教育,更是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考虑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一体化,满足乡村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上的不断融合,既可“以城带乡”,也可“以乡带城”。单独谈乡村教育、农村教育,只会割裂乡村社会和城市社会、乡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从而形成新的割裂生态。从人口结构看,2018年底,我国农村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0.42%,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口从事非农业劳动。全国农民工总量2.88亿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37.17%,其中外出农民工1.73亿人。近年来,农村人口的非农业收入已经超过了农业收入,“农村”已经不等于“农业”,农村人口在非农行业的贡献和价值不亚于农业。因此,必须更新理念,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在标准、制度、督导、评价等方面逐步实现一体化,做到乡村教育不应该只是针对农村生产生活的教育,而是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同时,要把握融合发展过程的长期性。从城乡社会发展特点看,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补齐乡村社会的发展短板,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不断坚持、务实推进,才能确保城乡融合的长期性,持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融合从学前到高等教育的各级各类教育

要建立城乡要素的合理配置体制机制,首先就要在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上下功夫,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尤其是原籍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外出农民工及经商人员回乡创业兴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外出流动的原因已经不仅仅是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越来越多的家庭从农村流动到城镇更多考虑的是所要享受到的教育基本服务体系和质量。要破除劳动力要素的“单向流动”,就必须在乡村教育质量上下功夫,吸引农村人口留在农村、外出人口返回农村,促进劳动力要素的双向良性循环。城乡融合要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确保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布局农村基础教育学校,保障学龄儿童就近享有有质量的教育,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以每个乡镇的中心幼儿园为基本要求,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积极实施特殊教育提供计划,为乡村特殊需要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按照国家标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布局结构调整,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和课程,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和振兴需要。  

加强乡村教师资源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要做好乡村教育改革发展,就必须优先规划教师队伍建设、优先投入乡村教师,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扎实落实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强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要推进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就需要在工资待遇等方面向乡村教育倾斜,优化高级岗位结构比例。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把更多教育投入用到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上,不折不扣地落实现行的补助、奖励和各类保障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同工同酬。鼓励省级政府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为乡村学校输送优秀高校毕业生。近日,一些地方乡村教师招聘遇冷的现象都反映了乡村教师的待遇低、待遇差,不具有吸引力。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真正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确保就业增收、创业增收。 

把教育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紧密结合起来

对现代农业来说,劳动者的职业知识技能一直是乡村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推动要素。对于“人”的问题,既要推动城乡人才的流动,在“引”上下功夫,更要在“培育”乡村技能人才上下功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一大批乡村本土人才,投身乡村建设。面向青年的职业技能培训一定要同改变农村经济生产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在城乡融合的发展机制中,发达地区、城市地区要运用丰富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乡村职业教育和培训,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加强涉农院校和学科专业建设,增强职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现代农业的产业需求。在深度贫困地区,要将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本领,拓宽学生就业创业渠道,使职业教育助推脱贫更加精准、效益最大化、更可持续。

《意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指明了发展道路,建立和完善城乡融合的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要在教育和乡村人才培养上下功夫,确保人力资源要素流动顺畅,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既要先行先试、关照全局,又要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并加以宣传推广。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发展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健康中国促进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备案:京ICP备19034875号-1,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7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