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2019年一季度中国零售药店市场七大趋势
2019-05-22 17:18:14 浏览:15848 来源: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11月,全国药店门店总量48.9万家。其中,连锁门店25.5万家,单体药店23.4万家,连锁率提高到52.14%。药店密度从2014年的3145人/店下降至2018年的2854人/店,下降近10%,药店市场已处于超饱和状态。
根据中康CMH最新统计,2019年一季度,全国药店零售市场总规模972亿元,同比增速为5.1%,MAT19Q1增速从2018年Q4的4.85%下降到4.0%,总体市场仍处于弱增长阶段;从存量可比门店来看,36%的门店一季度同比增长超过5%,42%的门店同比下降5%以上,另外22%的门店销售稳定(变动幅度+/-5%以内)。
从增长驱动力看,行业客流量有下滑迹象,2019年一季度,零售药店客单量同比下降4.3%,平均客单价增长较快,从去年同期的61.7元提高到67.8元,增长9.8%,销售额的增长依靠客单价驱动;从客单价的构成来看,过去两年,平均每单的客品数稳定在1.8左右,品单价是驱动客单价增长的核心动力,行业需要改变依赖价格增长驱动的发展模式。
开篇:规避“马尔萨斯陷阱”
模式创新迫在眉睫
1793年,英国的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发布了《人口论》,指出人口及其所需资源的指数级增长与生存资料的算数级增长之下,势必存在着引发不稳定的临界点——被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随着药店数大幅增长,以及药店相关租金、人工成本的攀升,所需要支撑其生存发展的毛利也越来越高,但行业的增速放缓,能够贡献的毛利增长也在放缓,在药店零售市场同样面临“马尔萨斯陷阱“,意味着如果维持现有的经营模式,势必造成行业的大洗牌和模式再造,而唯有通过价值创造、专业服务,为药店承接更广义的人群大健康需求,才能给药店盈利带来向上拐点,从而使整个行业往更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趋势一:零售规模一季度同比增长5.1%,增速环比提升
根据中康CMH监测数据显示, MAT19Q1全国药店零售规模为3889亿元(按零售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4%;2019年一季度总体规模为972亿元,同比增长5.1%,虽然相对18年下半年的连续低速增长,单季度增速略有回升,但仍低于同期国家GDP增速6.4%。
(备注:CMH定义的全国市场代表了92%的零售药店市场,不包括西藏、青海、台湾、香港、澳门;不包括乡镇药店;下同)
备注:MAT指滚动年度,如MAT 19Q1指18年4月-19年3月滚动一年
趋势二:药店经营持续承压,超四成门店一季度出现下滑
今年的5月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8年度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50.8万家。其中,批发企业1.4万家;零售连锁企业5671家,零售连锁企业门店25.5万家;零售单体药店23.4万家。
根据该统计口径,2018年药店门店数共计48.9万家,增长7.7%,增速远远高于前四年,也意味着店均服务人口数从2014年的3145人/店下降至2854人/店,下降近10%,药店市场已非常饱和。(店均服务人口数=全国人口数/全国药店门店数)
放缓的药品零售市场增速和加速扩张的药店之间,凸显的却是药店的经营与生存压力。从中康CMH数据看,全国超4成门店1季度销售出现下滑(下滑幅度超过5%),中小店的下滑占比更高,中小药店加速淘汰。
*持平是指:19Q1月均同比变化+-5%以内
备注:A级>30万/月;30万/月>B级>15万/月;15万/月>C级>5万/月;D级<5万/月
从4大上市连锁企业的1季度季报业绩表现看,市场的领先者通过整合、并购来实现其业绩快速增长,提升市场份额和行业集中度,以期通过规模效应提升利润,但整体市场的良性增长仍需依靠做精做细的模式创新来实现。
数据来源:中康CMH数据,各连锁企业季报
趋势三:客流下滑,依靠价格增长的驱动模式难以持久
中康CMH的统计推算显示,19Q1药店客单总数为14.3亿单,同比下滑4.3%,行业平均客品数为1.81个,与18Q1同比基本持平。品单价成为推动药店渠道增长的核心动力,从18Q1的33.8元/单品提升到37.4元/单品,增长10.6%。其背后除了部分产品的直接提价外,是大量产品推出的大规格装、疗程装,推高单包均价及客单价。
数据来源:中康CMH数据
从数据可以看出,门店的客流呈下滑趋势,而平均客品数增长基本停滞,客单价与品单价的增幅高度相关,带动市场增长的驱动力来自于产品单价,依靠这一驱动力带来的行业增长将难以持久。
趋势四:低线城市增长领先,渠道下沉趋势依旧;高线城市中T1增速略高于全国
从城市级别看,T4/T5城市级别19Q1增长6.2%,为增长主要驱动力,而高线城市中T1增长5.2%,和全国基本持平,T2/T3城市增速缓慢,市场渠道下沉趋势依旧。
数据来源:中康CMH数据
趋势五:广东增速稳健,江浙地区下滑明显
从省份看,广东药店零售市场份额仍居首位,且呈现8%的良好增速,而反观前五省份中的江苏、浙江受区域政策影响,均出现明显的负增长。福建、湖南、安徽本季度增速排名前三。
2018年3月,浙江省省级医疗保险下发了《关于执行2018年医保药品支付标准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在全省范围内两定机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和医保医疗机构)统一执行医保支付限价。自文件颁布以后,浙江省零售药店的医院中标药品价格下降,药品零售市场受到了明显的冲击,销售额下滑明显。
江苏部分地区也在同年执行了零售药店采取医保中标产品医保支付限价的政策,对零售终端带来一定影响。
趋势六:非药品占比进一步下降,多元化方向受挑战
从药店零售各大类销售规模看,1季度化学药销售额规模390亿,同比增长9%,仍是整体市场的核心增长引擎,中成药销售额规模351亿,同比增长4%。部分地区受医保支付政策、打击骗保等影响,保健品、器械类增长分别仅1%、0%,而其他类(含食品/日用品/化妆品/消字号/其它)更是下滑8%。
第一季度药店零售的非药品占比为23.7%,明显低于2017Q1/2018Q1的27.0%和25.0%,进一步下降,药店多元化经营之路明显受阻。
数据来源:中康CMH数据
趋势七:新特药引领增长,慢病药品蕴藏潜力,“神药事件”涟漪犹在
感冒药仍是规模最大品类,增长8%;而受到新药上市和处方药院外销售的提速推动,零售渠道的新特药表现突出,特别是免疫调节和抗肿瘤药呈现高速增长(+28%)。
2018年初爆发的“神药事件“,使骨伤科内服中成药在2018年出现大幅下滑(-18.6%),而2019年1季度同比更是下滑35%,而补益类也受波及,1季度下滑9%。
数据来源:中康CMH数据
OTC前20产品中,双鲸悦而继2018年增长38%后19Q1进一步同比增长55%,成为其中增长最快的畅销OTC产品。
数据来源:中康CMH数据
在19Q1的前20处方药中,三高(降压、降糖、降血脂)慢病类药物占据了10席,且大多呈现良好增长,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慢性病高发、年轻化,处方药当中的主体——慢性病用药仍有持续增长潜力。
数据来源:中康CMH数据
反思:药店零售行业如何突围?
如何规避行业的“马尔萨斯陷阱“,从增长困境中突围?药品零售行业势必需要提升专业化和零售技术,势必需要围绕顾客及其健康需求,获取客流,获得健康的增长动力。行业需要重新定义竞争、重组资源要素、重塑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