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职业教育,优化空间布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19-05-08 16:14:01 浏览:14786 来源: 教育部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教育发展落后与贫困互为因果,“贫困—教育落后—持续贫困”的负向螺旋是贫困代际传递的典型特征。一方面,贫困抑制了社会和家庭投资教育并由此积累人力资本的能力;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短缺成为减贫的瓶颈。教育脱贫攻坚,首先需要直面稀缺教育资源和家庭财务资源的优先配置问题,也要直面接受教育者的微观效益滞后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教育可以改变命运,但教育也是很多贫困家庭负担甚至负债的重要来源。从精准高效减贫脱贫角度出发,为更加直接有效地发挥教育微观效益,让贫困家庭获得看得见、够得着的教育产出,以高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发展职业教育,建立未来教育收益的贴现机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

一、面向家庭,贯通各个受教育阶段,建立以收入导向推动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正向激励机制

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性。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善政要转化为有效的微观激励,必须有良好的机制设计。这是因为,教育首先是家庭的微观投资决策。对于每一个贫困家庭而言,缺乏受教育的激励是贫困代际传递的内在原因。一方面,教育要花钱,教育却不一定能快速转变家庭收入状况,是辍学打工的经济动因;另一方面,基础教育往往注重人的基本素养培育,重在通识教育,很难转化为养家糊口的现实技能。但是,基础学科的扎实掌握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现实基础。针对这一现实矛盾,必须构建对接贯通式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红利的早期贴现。

一是从实际出发,构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对接、职业教育与高质量高水平就业对接”的教育体系。早在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建立起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一步提出:“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构建起以国家助学金为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为辅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体系。但是,基础教育未与职业教育完善对接、职业教育红利未延伸到基础教育阶段,“两张皮”问题限制了职业教育在家庭脱贫致富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此,要改革当前的阶段式教育发展模式,在深度贫困地区试点探索并适时总结推广九年制义务教育与职业学校、职业技术学院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职业技术学院向职业学校提供奖助学金、职业技术学校向初中提供奖助学金的方式,鼓励贫困家庭适龄少年儿童选择职业教育。

二是改革创新,构建各阶段教育贯通式、就业收入贴现型职业教育机制。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完善以校内奖学金、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为辅的职教资助服务体系,贯通人才培养全流程,保障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各地已经进行有益探索的基础上,下一步应研究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建立并发展“小学-初中-职业高中-职业技术学院”一贯制教育集团。以产权为纽带,以中心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把贫困县职业高中和乡镇中小学转制为附属学校。通过职业技术学院与就业单位的长期合作办学模式,建立面向处于中小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委托教育奖助学金,定向实施奖助,其实质是把就业后的劳动收益以现期支付的形式补贴贫困家庭,增强其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二、面向受教育者,坚持就业创业导向,拓宽职业教育发展空间

脱贫的可持续取决于自更高水平就业的可持续性;就业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劳动力的职业素养。从个人和家庭看,就业和收入水平决定了脱贫的可持续性和降低返贫几率的可能性,立足于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是集中有限财力打好攻坚战的主攻方向。2016年,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教发[2016]18号),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以提升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重点,全面提升贫困地区人口就业创业、脱贫致富能力”。

一是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特色,着力发展旨在提高就业质量和创业创新能力的职业教育。为避免多年来扶贫攻坚中可能出现的产业单一化、种养“一窝蜂”、竞争白热化现象,人才培养尤其要注意统筹兼顾本地经济的当前需要和人的未来发展。2012年以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并不乐观。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数量从9762个下降到7850个,在校生人数从1690万人下降到1214万人。以2019年具有67个贫困县、数量占全国第二位的云南省为例,2012年至2018年间,中等职业学校数量从396个下降到376个,在校生人数从57万人下降到51万人。其中固然有学龄生源数量下降、对职业教育存在低层次偏见等主客观因素,但根本问题在于培养针对性不足、就业创业质量偏低。为此,要在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中更加注重针对性和灵活性,着眼于当地特色经济结构的产业化和现代化,适应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培养具有较快上手能力的专才,塑造企业家精神。

二是关口前移,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课程建设。就业的纪律性和创业的开拓性需要不同的素养,考虑到农村贫困地区的优势和短板,就业与创业两类教育都迫切需要加以推进。一方面,贫困地区的年轻一代是全社会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教育不可或缺;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的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新兴电商都具有以个体或家庭为单位,逐步实现产业化与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创业创新教育势在必行。就业创业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对贫困家庭下一代准确选择人生走向、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彻底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全面摆脱贫困的代际传递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

三是因材施教,给职业教育在校生在“就业”和“深造”上以更加多样化的路径选择。在传统观念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往往被固化于技师培养,而忽视了人才上升通道的塑造。要注重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早期阶段的通识教育,为其在职业生涯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奠定知识结构基础,不过早封闭其继续深造的可能性。创新教育主管部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共同招生的网络体系,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联通,在坚持脱贫底线思维的同时,给家庭的教育投资决策以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打开青年学子的上升通道。

三、面向未来,优化空间布局,推进贫困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转型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能简单囿于本地发展,而应更积极地探索在国家总体竞争力提升和产业空间布局下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脱贫攻坚的教育发展模式,不是把劳动者禁锢于贫困地区,也不是立足于式当地经济维持简单再生产,而是使每一个贫困家庭都能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这就需要在空间布局上谋划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一是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城镇与农村的人才就业导向布局,培养现代城镇化所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对于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往往伴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和新城镇的崛起,职业教育就不再是教育系统一家的事情,更是区域总体发展愿景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设想,家庭中的骨干力量所学习的内容和工作的场所已经处于城镇,家庭的搬迁动能将自发提高。因此,职业教育不应仅仅立足于如何回到田间地头,而是面向新型城镇化、面向乡村振兴、面向农业产业化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

二是立足现代产业和社会生活方式,通过贫困家庭下一代走出去,彻底扭转贫困代际传递。贫困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及其依托的思维定式。职业教育除了知识传授和职业养成,还在于拓宽下一代视野、打破原有思维定式。通过贯通式教育,建立中小学阶段贫困学生到地区中心城市或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机制,推动其从小树立知识改变命运、职业改变人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此实现从被动扶贫到主动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作者:王颖,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发展研究部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健康中国促进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备案:京ICP备19034875号-1,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7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