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峰:重庆关于县级车管所正规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2019-04-24 11:34:34 浏览:14750 来源:原创: 王雪锋 交通言究社

近年来,全国公安交管改革不断推进,尤其是去年以来20项“放管服”改革新举措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针对承接了大量业务的县级车管所的建设和管理问题,到了需要理性思考、探讨和检视的关键节点。那么,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应该如何加强县级车管所正规化建设呢?请看重庆交巡警总队党委委员、车管所所长王雪峰在公安部交管局举办的“交警大队领导干部素质提升行动大讲堂”上,讲述的重庆在县级车管所正规化建设中的实践经验。

1556076583922687.jpg

图1:重庆交巡警总队党委委员、车管所所长王雪峰

构建大车管格局

把做强县级车管所作为摆脱惯性定式的关键一招

当前,公安交管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车管工作如何应势而动、守正出新?重庆总队从做专市所、做精分所、做强区县所、做实服务站、做大网上车管所五个方面入手,在这五个方面中,选择立足属地管理,做强县级车管所。2012年前,重庆实行市所、分所两级管理,全市车管业务集中在总所和9个分所,其特点是“市所集权、分所包揽”,41个县级车管所处于“无机构编制、无办公用房、无人员经费、无业务权限”的“四无”状态。从2012到2018年,重庆县级车管所从无到有、从有到实、从实到强快速发展,到2016年41个区县全部设立车管所,县级车管所业务办理量也从2012年之前的不足20%上升到2017的近70%,到2018年上升到85%。

1556076651110768.jpg

图2:重庆总队从做专市所、做精分所、做强区县所、做实服务站、做大网上车管所五个方面入手

1理清县级车管所“为何做强”的问题

☞  从经济发展的维度考量。一个地方的物流运输、二手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发展项目与车管工作息息相关。可以说,做车管工作就是做经济工作,车管工作效率的高低、服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尤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软环境”。长期以来,重庆汽车产业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都在20%以上,并一直保持工业经济头名位置。2016年,重庆更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的城市。面对全市汽车产业的巨大体量和快速增长,如果再仅仅依靠过去9个分所一包到底,既“包”不了,也“服”不好。重庆总队把全市41个区县的车管所都建起来、用起来,让汽车产业链条更加完善,有效带动了不少区县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受到区县党委政府广泛欢迎,车管所也因此迎来了各区县政府想要建设、愿意投入的大好发展机遇。

☞  从服务民生的维度考量。从全国来看,近年来车管工作结构化转型进程加快,机动车、驾驶人增长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由东部转向中西部的趋势更加明显。但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服务配置上东部普遍优于中西部,城市明显优于农村,城乡服务配置不平衡、均等化服务未做实的问题突出。重庆过去9个车管分所要对应全市41个区县、8.24万平方公里面积,其中不少地方还是边远、偏僻的农村山区。重庆总队强力推动县级车管所建设,就是要催化从9个分所到41个县级车管所的裂变效应,从定点申办到全域通办的辐射效应,就是要打破时空局限,延伸服务触手,以广布点来换群众办事的不受累。

☞  从风险防控的维度考量。改变重庆过去“市所集权、分所包揽”的模式,将市所卸权后做专,将9个分所“瘦身”后做精,将41个县级车管所充实后做强,不仅可以分散集权,减少风险,还可以让市所分所腾出手来加强指导和监管,真正实现“市所统筹规划、分所监管考核、区县所办理业务”的三级车管所的转型定位,从而搭建好大车管格局。

☞  从履职要求的维度考量。与直辖之初相比,重庆车管业务呈倍数级增长,机动车增长了37.6倍、驾驶人增长了20.3倍。与此相对应,车管警力却严重不足,在此情况下,必须抓住“体制机制”这个“棋眼”,以变应变,以新应新,走好“做专市所、做精分所、做强县所”这条道路。

2明确县级车管所“做强什么”的问题

☞  以标准化推进硬件建设。针对基础设施“硬”的特质以及后期整改难度大的特点,重庆总队从一开始就统一制定《县级车管所正规化建设标准》,通过“一把尺子量到底”,从办公场地、配套设施、警务保障等10个方面明确了建设标准。在建设思路上,整体来说重庆县级车管所的建设都是不求高大上,但求布点广而业务全。

☞  以规范化推进软件建设。再好的“硬件”,也离不开“软件”的支撑;再好的环境,如果管理不规范,群众一样不接受。为此,重庆总队打破“重硬不重软”“管建不管用”和“一次评定管终身”的局限,制定《县级车管所动态等级评定办法》,建立涵盖县级车管所业务办理、服务群众等所有环节、所有流程的制度规范,使“管理运行有章可循、服务效率有度可量、考核评定有据可依”成为县级车管所的“通用标识”。

☞  以专业化推进队伍建设。一方面,着眼有人干事。策动重庆市公安局出台规范,明确各级车管所机构编制、岗位设置、事权归口,建立以查验、受理、档案、考试等8类基本岗位为“托底”,以随事性、机动性岗位为补充的“8+N”岗位体系,严格因事设岗、因岗定责、因责制权,先后为县级车管所推动配备警力近500人、文职600人。另一方面,着眼任事成事。逐一细化明确“8+N”岗位准入门槛和履职要求,努力做到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同时,重庆总队持续不断地开展分级、分类、分岗位培训,强化区县所到分所的跟班学习和分所到区县所点对点的蹲点培训,把过去的“食堂供餐”教学转变为“餐厅点菜”培训,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  以透明化推进品牌建设。对于很多过去习惯于到分所办事的群众,知不知晓、接不接受、认不认可新建的县级车管所,是县级车管所能否从“建好”到“用好”的关键。为解决这个“关键”问题,重庆总队一方面内抓养成。制定《车管所窗口执法服务规范》,建立“两大评价”机制(车管窗口面对面评价、市局督察总队背对背对车管业务全覆盖回访评价),落实“三声服务”(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严密“十项制度”(首接首办、应询导办、警务公开、一次告知、“一窗”服务、延时办结、预约办理、限时办结、服务评价、监督举报),推动车管服务向民生民意主动接驳,把“真诚为群众服好务、真心让群众少跑路”的理念落实到车管服务的点滴细节上。另一方面外树品牌。通过“两微一端”等融媒体平台和交通“六进”宣传,多渠道把县级车管所的坐落位置、业务项目、业务流程、联系方式、便民措施等“晒”出来,推动其成为群众就近办的第一选择,县级车管所业务占比从最初的不足20%增加到现在的85%。

3解决县级车管所“如何做强”的问题

重庆总队用足一切可以利用的政策,用活一切可以破局的手段,不到5年时间,全市41个县级车管所全部落实编制并建成落地。

☞  “一拉一推”双向发力,确保建得好。一方面,拉动区县政府舍得投入。通过把县级车管所建设带来的产业聚集、服务拉动等经济效益讲清楚,算好“经济账”;把县级车管所建设带来的办事便利、民生改善等社会效益讲清楚,算好“民生账”;把县级县车管所建设带来的营商环境完善、服务政府塑造等复合效益讲清楚,算好“社会账”,让区县政府舍得投入、主动投入。另一方面,推动市级财政支持投入。争取重庆市财政支持,出台《县级车管所非税收入补助经费管理暂行规定》,建立市财政每年对一等所补助30%、二等所补助25%、三等所补助20%的非税收入补助专项经费制度,并逐年递增,为县级车管所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支持。

☞  “一转一定”两手并重,确保管得好。县级车管所建起来了后,一方面,重庆总队围绕“转重心”,有序推进职能重构,市所统筹、规划、指导全市车管业务;分所除办理少数公安部明确要求的重点业务外,将所有业务权限全部剥离下放到县级车管所,其工作重心向指导、监督、考核转移;县级车管所全面承接本辖区业务办理、源头监管等常规工作,通过“放水养鱼”“断奶撤靠”,推动形成县级车管所千帆竞发、良性循环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围绕“定基线”,全面加强规范管理,以县级车管所等级评定为抓手,以标准化固化要求,以流程化严密环节,以精细化管理细节,并通过常态化的督导检查机制,在县级车管所的工作“脉络”中厚植规则意识和法律素养。通过近些年的持续建设,重庆市车管所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一等车管所”,7个县级车管所被评为“全国一等县级车管所”,1个县级车管所被评为“全国公安基层示范单位”。

织密大服务网络

把放管服作为县级车管所正规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放管服”改革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只有“放、管、服”的轮子同时转起来,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

1“放”得全面彻底

简政放权关键在“简”,核心在“放”,目的在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了让县级车管所接得住,重庆总队首先坚持先简后放,先行推开减环节 、减时间、减材料、减费用“四减工程”,其次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放权基层、放权社会,一方面将进口车登记、驾驶人考试等所有业务全部下放至各县级车管所,另一方面主动向汽车销售企业、二手车交易市场、保险、银行等社会单位让渡机动车注册登记、转移登记、补领号牌等35项业务权限,取得了警察减负、企业获益、群众满意的“三赢”效果,真正以自我革命的“痛”换来群众办事的“爽”。

2“管”得及时到位

放权不是放任,恰恰是为了让市所、分所腾出手来加强对县级车管所的监管,只有管得好、管到位,才能放得更开、减得更多。在2016年重庆总队将考试权限下放至县级车管所后不到半年,总队即对当年的4-6月的3个月期间各县级车管所的考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数据分析,并针对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处理,不断规范县级车管所的考试工作。

3“服”得优质高效

“放管服”改革不仅仅在于减少了多少窗口、下放了多少业务的“物理反应”,更重要的是由此催生出一系列“化学反应”。重庆总队始终坚持以“交警+社会+网络”三方共建共治为主线,以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上门办、一次办“五办”服务为抓手,在推动公安交管“放管服”20项改革措施全面落地见效的同时,成功催生了身边、网上、24小时、流动、便捷“五个车管所”,实现了车管服务五大明显转变。

☞  以“就近办”打造“身边车管所”,将远距离服务转变为身边服务,让服务半径更短。突出时空延伸,将工作时间向周末和节假日延伸。突出地域覆盖,构建起1+50+N(1个市所、9个分所、41个县级车管所、262个车驾管社会服务站(点))线下一站式、线上一体化的车管服务新体系。突出渠道拓展,依托“警邮合作”,实现交管业务送到家的便民承诺;依托“警保合作”,在保险业务大厅设立51个车驾管服务站;依托“警银合作”,在300多个银行网点逐步投放自助服务;依托“警医合作”,在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6所大学设立人检点,在139个警医合作点开展互联网驾驶证业务,实现体检、驾驶证业务“一站式”办理;依托“农村劝导站、农村电商平台”,开展车驾管业务代办,打通了服务农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1556076660342016.jpg

图3:以“就近办”打造“身边车管所”

☞  以“网上办”打造“网上车管所”,将面对面服务转变为不见面的网络服务,让服务品质更优。依托重庆e交管、支付宝、微信等网络平台,推出12类164项网上服务。全面应用“12123”平台,开通网上自助约考、学习、教育、考试,全市驾考网上自主预约率达100%,业务上线率、用户注册率、业务占比率一直保持在全国前三。

1556076670397398.jpg

图4:以“网上办”打造“网上车管所”

☞  以“自助办”打造“24小时车管所”,将人工服务转变为机器自助服务,让服务体验更强。借助人脸识别、远程交互等智能技术,通过专网在商圈、大学、社区、车驾管社会服务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68个“24小时自助服务区”,全天候提供办牌办证、违法处理等23项交管业务,被群众称为“24小时不下班的车管所”。

1556076678133226.jpg

图5:以“自助办”打造“24小时车管所”

☞  以“上门办”打造“流动车管所”,将坐等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让服务温度更暖。学习湖北宜昌等地做法,每月在互联网上公布进“五进”上门服务的时间和地点,每周派出流动车管所利用周末时间开展错时服务,13个流动车管所走街串巷、下乡赶场,不仅成为城市中一张流动的公安便民“名片”,而且还把车管所搬到了偏远乡村群众的家门口,被群众亲切称为“建在车轮上的车管所”。

1556076691637515.jpg

图6:以“上门办”打造“流动车管所”

☞  以“一次办”打造“便捷车管所”,将多次服务转变为一次服务,让服务效率更高。在全面实现公安部18类业务“一证即办”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开展车辆购置税、交强险电子审核,实现购置税无纸化;率先全面推开机动车档案网上转递、全程无纸化驾考、“检验审核后置”服务和查验前置“三预”服务;率先将号牌制作点直接设在交易量大的汽车销售企业,实现群众购车、上户、上牌“一站式办结”;今年2月又推出126项“放管服”改革措施,再次优化27项服务流程,再次推出23项权限下放、43项业务容缺办理,再次减去33项手续资料,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在业务总量增加25%的情况下,全市车管部门从业务受理到归档的平均时间从2017年的11小时下降到2018年的3.3小时,办事效率提升70%以上。

1556076697936328.jpg

图7:以“一次办”打造“便捷车管所”

健全大安全体系

把源头监管作为夯实各地安全防线的固元之举

1形成一种自觉:做车管工作就是做安全工作

做车管工作就是做安全工作,因为在人、车、路、环境四大交通安全要素中,作为交通行为主体的驾驶人,是车管所负责考试并许可授予其驾驶资质的;作为交通行为载体的机动车,是车管所负责查验并授予其上路资质的;这两大至关重要的交通安全因素都与车管工作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源出车管。所以,车管所立足车管工作本职,严把考试关、查验关“两道关口”,其履职行为本身就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夯实安全防线的固元之举。

2严把考试关:在三个“严格”上下功夫

☞  在严格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上下功夫。针对驾考与实际驾驶行为脱节问题,每季度动态调整5%的科目一培训题和考试题,由事故支队分析季度交通事故各行为特点后,将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行为强化纳入科目一培训题库和考试题库;同时,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动车驾驶人技能考试系统管理的通知》,统一考试系统参数设置,规范数据库安全管理、用户角色设置、口令分类分级管理、考试系统操作日志等关键性问题,严密考试误判申请、考试系统升级、考试参数调整、考试车辆故障、考试网络故障处置工作流程。

☞  在严格考场管理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进一步加强驾驶人考试场地及考试系统规范管理的通知》,进一步严格考场准入条件;严格违规考场“黑名单”制度和退出机制;严格第三方等级评定;严格违规查处,每月向运管部门推送各个驾校驾考合格率以及涉驾信访舆情、违纪违规线索,共同强化驾校管理。

☞  在严管执考队伍上下功夫。出台《重庆市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员管理办法》、《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工作规范》,全面规范考试员资质准入、职责任务、日常管理、执考标准和考核体系,通过岗位资格认证、定期业务培训以及明察暗访、舆情梳理、民意监测、电话回访、线索举报“五个监督渠道”,不断提升考试员履职能力。

3严把查验关:在抓三项建设上下功夫

☞  抓智能查验建设。以公安部交管局“机动车智能查验终端系统”试点为契机,制定《机动车查验工具配备指导性意见》,全面推开智能工具应用,快速提升查验装备和查验工具的科技化,减少人工查验的自由裁量空间;今年5月前提前全面推广应用查验监管系统,强化重点车型复核监督,强化执法记录仪抽查监督,强化异常业务分析研判,实现对查验结果、查验数据、查验过程的全程记录监控。

☞  抓规范查验建设。为确保查验执行尺度和标准的统一,以落实公安部交管局查验工作规范为契机,全面梳理查验程序和查验标准,逐一列清查验尺度清单,细化危化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的查验规范,分车型、分业务类型制定查验操作细则,统一查验标准和查验尺度。为提升查验员的技术水平和执法水平,组建查验专家库,通过“每周一讲、每月一考”强化查验培训;建立查验监督岗,实时监控流程、核查数据、发现问题,起到了以严管促规范,以严管促提升的良好效果。

☞  抓便捷查验建设。针对查验场“三乱”(场地乱、流程乱、非法中介乱)问题,下发通知,确立“分区科学合理、标识清晰人性、人车分流有序、环境美化舒心”的查验区建设标准和标识、标志、标线“三统一”要求,全面规范和改进查验场地、查验通道和停车区设置。大力推广“通道式查验”“三预服务”等便民措施,变过去排队长、等候久的检车之“累”为效率快、服务好的省心之“便”。

搭建大监管平台

把全链条监督作为县级车管所正规化建设治本之策

简政放权后,县级车管所的正规化建设必须与严密的制度、有效的监管结合起来,扎紧制度的“笼子”和监管的“篱笆”,这样才能控源止燃、防患未然。

1做大监管格局,做强监督力量

一方面,整合车管、纪检、法制方面的精干力量,组建起全国首个正处级专业监管支队;另一方面,从2016年3月起,建立起市所、分所、县级车管所“三级研判”机制和研判队伍,每月定期研判,每月定期通报、整改问题,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发现、分析、通报、整改、反馈、规范”的闭环管理,切实铆紧市所、分所对下统揽不包揽、放权不失管,县级车管所对上到位不越位、尽职不失责的管理耦合。

1556076720640269.jpg

图8:建起全国首个正处级专业监管支队

2聚拢数据资源,织密监督笼子

组建交管业务监管中心,布建涵盖4大业务板块、105个监督重点、130个预警模板,融合全市50个考场、96家车检站和232家车驾管社会服务站的5.7万路音视频监控的业务监督系统,在聚拢车管数据、做大数据“水池”的同时,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紧紧盯住权限下放后县级车管的重点业务和重点环节,确保“业务开展到哪里,监管就跟进到哪里”。去年底,重庆总队就组织专门力量,对2016年三年来全市5795笔军转地驾驶证、4556笔境外人员转入驾驶证以及国四转国五等重点业务开展了地毯式回查,始终高悬“利剑”,不断排除“暗雷”。

3落实结果应用,强化监督震慑

发现问题只是起点,解决并规范问题才是终点。针对数据线索,重庆总队建立“台账登记、推送交办、定向核查、限时反馈”一体化流转处置机制,严格异常数据、违规线索“疑点每条必查,结果每项必考”;协调市局纪检、督察部门,建立重大线索会商研判、重大案件联合办案机制,始终保持严查严惩高压态势,不断倒逼区县车管所规范业务流程、减少异常数据、提升服务质量和防控失管风险。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健康中国促进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备案:京ICP备19034875号-1,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7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