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损毁是人类无法弥补的共同损失
2019-04-17 14:53:25 浏览:14162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巴黎圣母院15日傍晚发生大火,造成塔尖倒塌,建筑损毁严重,令人十分痛惜。在此之前,由于城市污染以及维护不善,这颗“巴黎的心脏”早已受损。经过此次突发火灾,巴黎圣母院屋顶的三分之二已经损毁,重建需要几十年时间。火灾的发生,让世界为之叹息。
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于1345年完工。在法国作家雨果浪漫的鹅毛笔下,圣母院高高耸立的塔尖倒映在波光粼粼的塞纳河上,钟楼里驼背的卡西莫多,丑陋的外貌包裹着美丽善良的心灵,冰冷的石头建筑有了血液,也有了灵魂。多少人慕名前来,多少人把她视作欧洲和法国文化的象征,又有多少人曾被她厚重的历史价值和“石头交响乐”壮丽的美感而震撼。
我们感叹当今科技的发展,足不出户、刷着手机,就可以与在现场的法国民众一同看见尖塔烧毁倒塌的时刻;我们又是那么无奈,尽管科技如此发达,面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存世八百多年的世界文化遗产遭遇这场灾难,消防人员尽力扑救也无济于事。无论是法国人、欧洲人,还是中国人、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到访过巴黎圣母院的人担忧那精美的“玫瑰花窗”、卡西莫多的“钟楼”、内部辉煌的雕刻绘画艺术和珍贵藏品是否安全,没有去过巴黎的人们则深深遗憾没能亲眼欣赏到损毁前的宏伟建筑。悲伤、惋惜、感慨,都来自于人们内心对文明的尊重、对文化的珍爱和对美的追求。这是一份共通的认知和情感。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共通的情感,雨果才会在给朋友的书信中赞美中国的圆明园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称它就宛如是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影影绰绰地呈现出来的亚洲文明的一个剪影,同时严厉谴责英法联军犯下的罪行。正是有这样情感,人们会谴责炸毁巴米扬大佛这样残暴的行为。正是有这样的情感,当维护经费捉襟见肘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在火灾中两千万件文物付之一炬时,巨大的“文化悲剧”震惊世界。正是有这样的情感,当阿富汗国家珍品因国内战火纷飞、社会动荡而不得不背井离乡在世界各地“流浪”展出时,世人给予无比同情和理解。全世界各国人民对文明的传承发展、生活的和谐幸福有着共同的需求和希望,守护共同的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所在。
所以,当各国人民面对现实利益和变革发展的选择时,不妨想一想曾经面对文明古迹惨痛损失的扼腕痛惜、追悔莫及。呼吁和平、共促发展、同舟共济,一起面对和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一起维护人类文明成果,让文化多元、人类文明永续,这才是最好的选择。(聂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