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2019-04-16 14:29:59 浏览:10964 来源:电子政务智库
摘要:本文阐述了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基本体系架构;介绍了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基本组成部分并论述了各部分的功能。为政府部门建设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0 引言
当前, 我国正在进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一站式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目标。政府要对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必须整合各级政府各部门的业务, 进行各级政府各部门的业务协同和流程再造, 向公众提供统一的接口。要实现上述目标, 必须要有电子政务的有力支持。
通过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 整合各级政府各部门的业务, 向公众提供统一的接口, 从技术角度来看,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必须结构清晰, 有较强的扩展性, 使用方便, 便于操作。
下面笔者阐述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在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中, 还包括最底层的网络层, 网络层包括统一的政务网和各部门业务专网。在本文中, 对于网络层就不进行赘述, 主要论述网络层之上的各层。
1 总体架构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一站式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如图1所示: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由四部分组成:大数据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服务信息系统、政务服务互联网门户及移动应用。
2 大数据平台
最底层为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平台为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数据层。在一站式服务中, 需要把各部门业务信息系统进行整合, 把各部门的业务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流程, 在一个统一的门户里对公众提供服务。由于前期各部门分散建设本部门的业务系统, 部署来自多个不同供应商的应用软件系统, 没有标准的通信协议, 在不同供应商的应用系统之间交换数据非常困难, 这就导致了必须对各部门的业务数据进行整合。
大数据平台所实现的功能就是整合各部门数据, 形成统一的政务云数据库。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大数据平台体系架构
大数据平台分为二层, 下层为各部门的基础数据库, 上层为统一的政务云数据库。上层以下层中各部门的数据资源为基础, 整合各部门的SQL数据库, NoSQL数据库, 文档库等信息资源库, 运用大数据采集、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及管理、大数据分析及挖掘、大数据展现等大数据处理技术, 建设一个分布式、虚拟化的政务云数据库。政务云数据库在使用过程中, 形成新的数据, 通过相关的数据交换接口, 沉淀到相关的部门数据库中, 丰富部门数据库的内容。
云数据库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虚拟化的共享信息资源基础架构, 消除了人员、软硬件的重复配置, 同时虚拟化了许多后端功能, 云数据库具有高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和支持资源有效分发等特点。
在一站式服务体系架构中的数据层采用云数据库, 具有以下优点:
(1) 节约资金。云数据库消除了人员、软硬件的重复配置, 节省了大量的建设资金。
(2) 扩展性强。政务活动会产生大量的数据, 从理论上说, 云数据库具有无限的存储和处理能力, 可以满足不断增加的数据存储要求。
(3) 高可用性。云数据库是分布的, 当某一个节点出现问题, 其余节点会接管未完成的事务处理。
3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一站式服务需要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和服务融合。为实现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和服务融合,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需要实现以下目标:
(1) 充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 构成融合、互联互通的资源共享池, 建立一个公共的、安全的、灵活的、可被整个所有政务部门访问和使用的, 逻辑集中, 物理分散的一个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实现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交换共享、业务之间的协同和服务的融合, 并在数据共享与大集中的基础上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数据融合分析。
(2) 通过对数据进行交换、清洗、整合、加工、组织, 建设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技术框架。实现相关政务信息资源的编目、注册、管理、发布、查询等功能, 以提供各部门间资源共享。为各类政务应用提供服务, 达到统一管理和交换各类公共信息的目标。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 提升政务资源利用效率。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架构如图3所示。
图3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架构
如图3所示,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由数据控制台和数据集成与共享平台构成。
3.1 数据控制台
数据控制台向下连接政务云数据库, 可对各种数据源与接口进行对接适配, 交换、共享数据。按照指定的接口类型和特性要求从不同的数据源处获取原始数据, 可以通过文件接口、数据库接口、消息接口等方式进行采集, 然后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控制台对数据进行管控, 生成和维护数据的规范、技术和方案, 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可控性和权威性。它并非业务系统, 所以自身不会创建新的数据结构或是数据。它提供了一种方法, 使使用者能够有效地管理存储在不同地方, 不同环境的数据。有了统一的信息标准, 各部门在数据建模、信息采集、加工处理、数据交换的过程中有统一的规范, 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优化管理和资源共享, 各部门可以方便、快捷、规范地建立应用系统的数据结构, 满足信息化建设需求。
3.2 数据集成与共享平台
数据集成与共享平台在数据控制台之上, 在数据集成与共享平台中, 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目, 形成数据资源的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 对上层应用系统提供服务。针对各业务系统的技术和体系结构, 配置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映射关系, 形成各业务系统的应用。根据实际需要, 业务应用可以任意扩展, 添加新的共享数据。数据集成与共享交换平台提供数据访问接口给各业务应用, 数据访问接口采用WSDL (Web服务描述语言) 作为服务描述规范, 采用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作为封装格式。
4 政务服务信息系统
政务服务信息系统部署在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之上, 为政务服务互联网门户和移动应用提供服务, 架构如图4所示。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整合了各部门的数据, 统一数据格式, 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为政务服务信息系统服务。以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基础, 政务服务信息系统整合各部门的业务, 打破部门间的组织壁垒, 进行流程再造, 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政务服务信息系统由应用支撑平台、业务支撑平台、政务内部门户三部分组成。
4.1 应用支撑平台
应用支撑平台通过搭建统一组织机构和用户管理系统模块, 整合现有系统的用户、组织, 达到最终统一组织用户的目标。同时支持接入后期其他系统的接口, 方便扩展。在应用支撑平台中, 还对用户进行角色管理和权限管理, 通过把权限和角色进行绑定, 再把角色分配给用户, 可以方便地管理用户的权限。应用支撑平台还集成应用系统常见的模块和业务, 为后期快速建成应用系统和业务的扩展提供模块化服务。
图4 政务服务信息系统架构图
4.2 业务支撑平台
业务支撑平台包括事项管理、电子证照、电子签章、CA认证、综合办事等模块。
电子证照、电子签章、CA认证为政务服务应用系统提供安全认证和证照信息分类管理。事项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支持事项按主题合并或细分、按所属区划纵向调整、按所属部门横向移动, 实现事项的名称、编码、办事指南、受理标准等标准化管理与服务流程、服务表单和要件材料自定义。从全省管理的视角进行事项的调整、优化、转移和下放的信息化动态调整。综合办事整合各部门的业务流程, 实现流程再造, 打造融合的审批办事系统, 从而做到各部门的业务协同和为各种行政审批提供统一的入口及为公众提供统一的入口。
4.3 政务内部门户
政务内部门户为各部门提供统一的入口, 跨越时间、空间和部门的制约, 集成各种内部办公应用。各部门用户可通过身份认证实现单点登录, 进入各系统进行业务查询, 实现业务调度、业务协同, 登录内部审批办公平台进行审批等相关操作。
5 政务服务互联网门户和移动应用
政务服务互联网门户和移动应用为一站式服务的“前台”, 在政务服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为公众提供各项服务的接口。互联网门户集中全面公开与政务服务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通知公告、办事指南、审查细则、常见问题, 以及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机构名录等信息;公众可在互联网门户办理各项事务, 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 事务处理全程在线;公众可在互联网门户与政务部门进行互动。同时, 在移动终端上提供以微信和专用APP为核心的公众服务手机平台, 方便公众使用。架构如图5所示。
图5 政务服务互联网门户和移动应用架构图
在一站式服务的体系架构中, 业务支撑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中的各项功能模块为互联网门户提供服务, 构成了Web服务模型。各项功能模块由各个应用程序完成, 各个应用程序间的相互通信及调用由Web Service (Web服务) 完成, Web服务是描述一系列操作的接口, 它使用标准的、规范的XML来进行描述。业务支撑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中各项功能模块为服务提供者, 使用WSDL对服务进行详细、准确、规范的描述, 并将该描述发布到服务注册中心供服务请求者查找并绑定使用。
服务注册中心是连接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提供者的纽带, 服务提供者在此发布他们的服务描述, 服务请求者在服务注册中心查找他们需要的Web服务。
政务服务互联网门户和移动应用为服务请求者, 是查找、绑定并调用服务, 或与服务进行交互的应用程序。
6 结语
一站式服务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目标, 要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一站式服务平台必须要有良好的架构。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由大数据平台、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政务服务信息系统、政务服务互联网门户和移动应用等四个层构成。大数据平台整合各部门数据, 提供一个云数据库;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建立信息资源的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 构成融合、互联互通的资源共享池;政务服务信息系统整合各部门的业务, 打破部门间的组织壁垒, 进行流程再造;政务服务互联网门户和移动应用调用政务服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服务, 为公众提供服务。平台架构清晰, 各层功能合理, 扩展性强, 为政府部门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