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光院士:降糖同时别忽略控压
2019-04-09 15:11:47 浏览:10496 来源:宁光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多数患者也知道了控制血糖的重要性。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糖尿病往往与高血压如影随形,因而,医学界称之为“姊妹病”。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会使危险因素叠加,死亡风险倍增。不仅如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将血压控制在什么范围?是不是越低越好?目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因此,探寻糖尿病患者降压目标是当务之急。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常见的两种慢性疾病,临床中,这二者常常并存且相互影响。许多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往往只盯着血糖而忽略了血压,误认为血糖达标就万事大吉,其实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1、超半数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
当前,糖尿病已成为威胁民众生命健康最主要的慢病之一,而糖尿病与高血压经常如影随形。
此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合作开展的“中国慢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14亿,其中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
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其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远高于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或无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不仅如此,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眼底、肾脏、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远远高于无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且并发症的程度也严重得多。如果将糖尿病、高血压引起并发症的危险性各自定为1,那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危害性不是1加1等于2,而是远远大于2。因此,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后,既要控制好血糖,也要控制好血压,而且控制血压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控制血糖。尤其是对于已经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来说,血压控制不仅是保护肾脏的关键,也是防止糖尿病眼病加重的手段。
2、糖尿病患者降压目标存在争议
虽然知道了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压的重要性,但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目标,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多项国际研究在这个问题上也存在很多争议。
著名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平均收缩压每下降10毫米汞柱,所有糖尿病相关结局风险下降12%,糖尿病相关死亡风险下降15%;糖尿病患者收缩压低于120毫米汞柱时,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最低。然而,2010年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行动研究(ACCORD)发表结果显示,将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风险增加患者的收缩压,强化降低至<120毫米汞柱与常规降低至<140毫米汞柱相比较,并不能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而降压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则在强化降压组显著增加。由于ACCORD研究存在统计学效能不足的情况,研究结论不能确切回答糖尿病患者降压目标问题。另外,2015年发表的收缩压干预研究(SPRINT)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降低至<120毫米汞柱,相比降低至<140毫米汞柱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与全因死亡风险。但是,这一研究针对的仅仅是高血压患者,并未入选糖尿病患者,因此也未能提供糖尿病患者降压目标的确切证据。
3、探寻适合中国人的降压目标
糖尿病合并血压升高患者的降压目标究竟如何,是当前心血管代谢病防控领域讨论最多且亟待回答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在前不久,共同发起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降压治疗目标研究(BPROAD)”,旨在探索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问题,进而制定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血压控制目标管理方案与指南规范,用以指导临床2型糖尿病血压管理,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
此项研究为期5年,是一项全国多中心、开放、平行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自全国200多家研究中心参与其中。研究将通过超过12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收缩压升高的患者,随机接受强化降压治疗,即收缩压降低至<120毫米汞柱,或常规降压治疗,即收缩压降低至<140毫米汞柱,之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病风险,从而明确2型糖尿病血压控制目标,建立2型糖尿病血压控制目标管理方案。
这是一个国际级别、国际水准的研究,希望该研究的结果,能够为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控压问题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因此,在研究设计之初就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调研,在研究方案的设计、样本量的计算、研究的执行计划等方面,都进行了严谨细致的讨论和计划。相信这一研究将从多个层面促进我国糖尿病防控工作,指导我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降压治疗。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高水准的研究,带动更多医疗机构开展糖尿病临床研究,整体提升国内糖尿病科学研究水平。
作者:宁光,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