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艳红、陈冯富珍、黄璐琦在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讲话

2019-04-08 16:05:22 浏览:11006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余艳红

(2019年3月12日)

1554710334140537.jpg

在春和景丽的三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会议中心高朋满座、欢聚一堂,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共同见证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的成立。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论述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具体行动。我首先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要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建好建强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承载着促进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融合发展的重大使命,肩负着揭示作用机理、客观评价疗效、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临床证据等多重任务,是建立适合中医药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中心。

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的成立,意味着开展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站在了新的起点,希望中心带着振兴发展中医药的希冀和梦想不断奋勇前行。

要高起点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对标国际标准,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循证医学中心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着眼“国内一流、国际一流”的定位,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思路,加强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明确主攻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体制机制,高起点画好路线图、排出时间表。

要高水平开放,统筹优势资源。建设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不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一家唱“独角戏”,要以中心为平台和纽带,发挥好统筹作用,汇聚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才资源,组建大团队,组织大作战,开展循证医学研究,建立起统筹有利、分工明确、合作紧密、机制灵活的中医药循证研究关键技术支撑平台和技术实施体系,早日建成我国主导、国际认可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循证医学研究协作网络。

要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健康。循证医学及其产生的高质量证据,已经成为全球医疗卫生决策和实践的重要决策依据。中心要在循证医学研究的大框架下,聚焦产出高质量证据这个核心,建立既被国际认可,又能表达中医药特色的优势循证方法学体系,建立能够充分表达、传播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体系,完善以循证医学为学科基础的中医药创新驱动机制,提升中医药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特色更特、优势更优,推动中医药更好地融入世界各国卫生体系,造福人类健康。

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的建设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特别是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希望各位专家发挥专业特长,为中心建设发展出谋划策,为中医药循证研究献出智慧,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做出贡献,为推动世界各国传统医药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陈冯富珍女士已经用她对中医药的热爱和对国际传统医学的那份激情深深感染了我们。把中医药发展好并且支持国际传统医学蓬勃发展,是陈冯富珍荣誉总干事对我们的要求,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陈冯富珍女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表达我们做好工作的决心。借此机会,我们也向世界卫生组织长期以来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祝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明天更美好,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讲话

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

陈冯富珍

(2019年3月12日)

1554710484873200.jpg

中医药是中国的国宝,这个不能够不承认。几千年来,中医药为我国以及国外的百姓健康做了很重大的贡献。我们首先要肯定它的安全性、有效性,但我们还是要很清醒地认识到,有人打着中医药的旗帜,欺骗大众,这个我们不能接受,国家也不能接受。我本人是西医,但是我非常支持中医中药,我在香港工作时花费十几年的时间在立法工作上,推动支持传统医学在香港的发展。后来担任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总干事,我的任务更重,因为我推动的不仅是我国的中医中药,而是全球的传统医学,中医中药只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利用在世卫近十年的时间,把传统医学在被西方医生以及一些西方国家排斥的情况下保留下来。非常感谢我们国家的支持,尤其是当时的卫生部,还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能够发挥我作为总干事的作用,为全球的传统医学的未来发展铺垫。

我担任世卫总干事时,在世卫第62届、67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两个关于传统医学非常重要的决议。来自世界卫生组织194个成员国的国家卫生部部长出席了会议,他们的决议对全球国家的政策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不仅做了两个决议,还颁布了《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战略(2014—2023年)》,推动194个国家把传统医学纳入其国家卫生体系,并得到一些国家,包括我国的支持。黄璐琦院长说过,经过努力,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1))文件中,纳入了传统医学。这是ICD修订100多年以来首次把传统医学包含在内,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正式实施后,传统医学将制定国际标准化的统计口径,将促进我国以及其他国家传统医学的发展和研究。对传统医学融入国际主流医学体系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我衷心地祝贺国家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中心成立,我呼吁所有专家,不论中医还是西医,临床医师和科研工作者都要手指合起来,拳头向外。内部不能够再有壁垒,中医跟西医不能有壁垒,专家跟政府不能够有壁垒。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为大众健康服务。我希望在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的带动之下,黄璐琦院长团队以及其他医疗团队,不仅要为我国百姓服务,还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动传统医学传播发展。2017年1月,在习总书记见证下,我与时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李斌主任,现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签署了世界卫生传统医学与中国政府关于“一带一路”合作的备忘录。我希望这是我们具体走出的第一步,将来还有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继续走下去。如果我们做得好,国家中医中药事业将能够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谢谢各位!

在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讲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黄璐琦

(2019年3月12日)

1554710644359831.jpg

中国中医科学院经60多年的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在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在,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和总书记致我院成立60周年贺信精神,坚持“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绿色”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好高端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努力奔跑。

迈进新时代,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中医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去年,WHO首次将中医药纳入其最新修订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版(ICD-11),对此,《自然》(Nature)杂志专门刊登题为“为什么中医药能够走向世界”的文章,解读WHO此次创举,文章入选《自然》杂志“2018年最受欢迎的十大科学长篇专题报道”。

中医药逐渐受到世界认可,但仍然存在问题与障碍,主要是国际社会对中医理论理解不够,缺少国际认可的诊断与临床证据,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遭到质疑。正如陈冯富珍女士曾说过的“中医药满足了人们很多需求,但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欠缺”。

当前,世界医学知识与实践的主流模式是以科学证据为核心的循证医学模式,临床证据成为评价医学治疗措施有效性、安全性的主要依据,也成为国家卫生健康政策的重要参考内容之一。循证医学着重于对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的评价,抛开医学基本原理的探讨,淡化医学本身的学科归属,对各种医学理论不做评价、改造或排斥,仅着眼于临床疗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用严谨的方法进行验证与分析,做出客观的评价。对于一些虽然不能纳入现代科学体系的医学理论,不能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其机理的疗法和药物,只要临床确能行之有效也承认其应用价值。因此,如能把循证医学跟中医学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付诸临床实践,不仅极大地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还能为中医药学证明自身医学价值、跻身于世界科学体系提供舞台和机会。

事实上,中医药与循证医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循证医学创始人Sackett曾说,使用“循证医学”这个概念的灵感,“来源于中国乾隆时期使用‘考证’的方法即使用证据的研究来解释古代典籍”。我国古代经典中医著作《伤寒论》成书过程就有循证框架,医圣张仲景在古代医籍基础上,经过验证与实践,搜集、筛选大量临床证据,验证前人方证使用效应,选择能说明主要病机的脉证作用为经方治疗的最佳证据,融辨证论治与方证理论为一体,集临诊、治疗、预后、判效于一身著成《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循证研究体系的基石,是古代循证研究的真实写照。

近些年,我们积极发展中医循证医学,相继成立了一批地区性、跨学科的学术组织,培养了兼通中医药与循证医学的临床科研人才,获得了一系列中医药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证据,大大提高了中医药的国内外认可度。但中医药疗效的循证评价仍未达成广泛的国际共识,全球至今仍没有一个中医药领域的循证医学中心,导致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缺乏共识下的系统组织和规划,各地区、各单位、各机构循证医学研究机构分散,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规范,成果转化效率低下,在国际舞台上难以形成合力与共鸣。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时度势,站在国际医学发展的高度,应时应势筹建国家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汇聚优势学术资源,构建我国主导、国际认可的循证中医药学科体系,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新的更高平台,对提升中医药疗效,扩大中医药国际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的主要建设单位,将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坚强领导下,不遗余力地支持推进循证医学中心建设。

我们将努力创新机制,以中医药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从中医药“五种资源”出发,创建以循证医学为学科基础的中医药科技创新驱动机制,沿着“肯定疗效,规范标准,发现机理”的科学范式提供“最佳证据”,不断提高中医药科研能力建设。

我们将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建立覆盖全国、分工明确、合作紧密、机制灵活的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体系,建立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循证研究方法和体系,系统全面获取中医药高级别证据,提升中医药研究与临床实践水平。

我们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和国际化的循证人才孵化器,搭建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关键支撑平台,为国家、行业的重大项目顶层科学设计、为高质量证据生产提供方法学保障,推动中医药优秀成果不断涌现,更好地打造中医药服务于一带一路等国际窗口的独特优势。

我们将以开放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度,推进高层次、全球性合作,汇集本领域优势单位,采用“小核心、大网络”的运行模式,与全球和国内循证医学优势团队合作,有效组织中医药循证医学、药理化学基础、生物信息、数据统计、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力量,吸收海外循证、药审、传统医学评价等相关领域权威人士,共谋合力,实现中医药发展的新突破。

我们将坚持服务共享和成果共享,聚焦中医诊断技术难以掌握、缺乏系统规范诊断证据,临床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缺乏系统规范证据,标准缺失等制约中医药循证医学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中医药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证据的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揭示中医药临床优势特点和作用规律,提供高质量的循证证据,集中渠道对外发声,扩大中医药国际学术影响力。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国中医科学院将紧紧围绕中医药循证医学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努力将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建成“世界级医学学术机构”,扩大中医药国际影响力,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全世界人民健康贡献中医方案、中国智慧。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健康中国促进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备案:京ICP备19034875号-1,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7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