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区域分化与转移支付

2019-04-01 11:04:02 浏览:13520 来源:刘尚希

3月31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2019年会在京举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发表题为“区域分化与转移支付”的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内容。

1554087801120351.jpg

大家都知道,区域分化呈现出新的特点,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理解,区域的分化更多体现在东中西,东中西的这种差距是由历史的原因、资源的禀赋、政策的因素等等综合形成的。但是我们现在的区域分化呈现出新的特点,那就是刚才有专家提到的,南北之间的差距在扩大,以秦岭淮河为界,南北之间的经济增速、经济规模都在发生明显相反的变化,南北差距扩大。北部的增速在下降,经济规模在全国的占比也在下降,而南部在相应地上升,这就使区域格局呈现出一种新的特点。这种新的特点跟传统的东中西的差距,即传统的那种分化是结合在一起的。虽然东中西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但是差距依然相当大。从整体来看,北部、西部增长的后劲不如东部,不如南部。如果我们把这个现象和转移支付联系起来,能发现什么呢?其实这里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现在把观察到的现象呈现给大家。

我们知道,区域之间分化的含义实际上就是区域效率的分化,而转移支付体现的是区域公平。我们这些年来中央财政向西部、北部转移支付的规模是在不断扩大的,转移支付旨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些年中央转移支付占中央支出的比重差不多70%,2018年68.1%,这个规模在2019年的预算安排里到达7万多亿,这是相当大的一笔资金。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分配到了各个地方,将这些资源进行配置,其目标是在追求区域之间的公平。

一方面效率在分化,而另一方面区域之间的这种公平政策,也就是转移支付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大。虽然促进公平的这种政策力度在加大,但是得到转移支付越多的地方,其效率反而越低,甚至在下降,这是为什么?是不是意味着效率与公平一定就是矛盾的?一定就是冲突的?得到了效率是不是就没有了公平?要有更大的公平是不是意味着效率要下降呢?

我觉得不是这样。我们促进区域之间的公平,照理来说是有助于区域效率提升的。大家知道,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形成两类支出,一类是消费,一类是投资。通过转移支付,形成了各个地方的投资和消费,而投资也好,消费也好,其实都是能和效率挂上钩的。当然,前提是投资要形成有效投资。专项转移支付里大多数都是投资,如果能形成有效投资,那就意味着能促进当地发展后劲的增强。而消费呢?比如说用于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等,这些方面的消费实际上并非消失了,也并不是消耗了,它会转化为人力资本。如果说这一方面的公共服务增强了,那意味着公共消费扩大了,转化的人力资本就会增多了。大家知道,人力资本的增加,是有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后劲增强的。然而,经过分析发现,转移支付资金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后劲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循环。从道理上讲,地方得到的转移支付资金越多,当地发展的后劲就应当越强:随着基础设施改善、人力资本增加以及质量的提升,经济增长的后劲理应是要增强的。

但现实告诉我们,得到转移支付相对比较多的地方,其增长的后劲并没有体现出来,反而在整体上看,其效率并没有因此而提高,甚至反而下降。这里反映的是什么呢?就是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相对来说偏低。中央提出来八字方针,其中有两个字就是“畅通”,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财政资金、转移支付资金和当地的增长后劲之间也应当形成循环,只有这样才能是有绩效的。要不然的话,可能会产生一种经济学上的现象——类似于“资源诅咒”的现象,对转移支付的依赖。老天爷给的资源与中央给的资源,对一个地方来讲是一样的,都可能形成“资源诅咒”,陷入“不发达”陷阱之中。这将导致区域分化加剧,区域差距拉大,对转移支付产生更大的需求,直到不可持续为止。如果这种循环一旦形成,国家发展的不确定性扩大,发展的整体效率将下降,扩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我们发现,有些地方的公共服务确实发展了,比如说基础教育,东北的基础教育是最好的,超过了东部,但是它和当地的产业、经济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循环关联。相反,在区域分化的背景下,大量的人口流失到区域之外了。这样一来,就导致了这种大规模的转移支付资金和当地的发展后劲之间,未能有效地建立起这种循环,内生动力没有在边际上增强。从宏观上看,我觉得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恐怕与体制机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健康中国促进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备案:京ICP备19034875号-1,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7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