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知名专家谈医保目录调整

2019-03-13 11:14:14 浏览:13382 来源:经济日报

赵志刚:非处方药应尽可能淡出医保目录以保障大病用药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1日讯“尽管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排名依然靠后,医保压力依然很大。”3月10日,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赵志刚主任药师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主办的“中经医药两会沙龙”上表示,为缓解目前医保压力较大的现状,可以限制部分医保目录用药。

近年来,我国医保事业飞速发展。然而,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依然面临医保资金有限等难题。

1552446769433760.jpg

赵志刚建议,对部分医保目录用药使用应该进行限制和规范。“OTC(非处方药)主要用于治疗不严重或者公众在短期内能够负担得起的疾病,许多国家的OTC都是不能报销的。OTC应尽可能逐步淡出医保目录,保障大病用药,这也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此外,国家应加强药品的综合评价,“性价比不高的医保目录药品也要加以限制。”赵志刚说,如果将有限的医保资金过多用于性价比不高的药品,将不利于保障其他病种的患者用药需求。

熊先军谈医保目录调整:充分考虑基金承受能力和临床用药需求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1日讯 2018年,通过开展抗癌药谈判工作,17种抗癌药降价纳入了医保,平均降幅56.7%,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医保目录调整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将坚持哪些原则?3月1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主办的“中经医药两会沙龙”上表示,医保目录在调整中将充分考虑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和患者的临床用药需求,并坚持四大项原则。

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为2019年全国医保工作“划重点”,表示今年要开展新一轮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把更多救命救急好药纳入医保,这项工作预计于今年9月完成。

1552446822950141.jpg

熊先军透露,今年国家医保局将对用药范围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使得医保目录的调整有法可依。据了解,在修订中,将明确医保目录的结构,明确纳入目录和调出目录的基本条件以及重点考虑的品种范围。此外,目录还将明确调整程序、专家机制、支付规范、全程监督等内容。

医保目录的更迭,关系到医药企业、医院发展,更关乎我国亿万老百姓的福祉。熊先军表示,用药范围管理办法在今后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加快医保目录调整频率,把更多救命救急的抗癌药等药品纳入医保。

对此,熊先军表示,此项工作总体目标是按照保基本的要求,充分考虑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和患者的临床用药需求,重点考虑基本药物、肿瘤及罕见病等重特大疾病的药物、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按照专家程序,将符合条件的药品纳入医保。同时,调出部分不符合基本医保要求的药品,通过“有进有出”,来完善医保目录的结构,扩大用药的范围,提高老百姓用药的水平。

熊先军表示,医保目录的调整将坚持以维护参保人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保基本的定位,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专家评审机制,坚持中西医病并重等统筹兼顾这四项原则。

医保目录的调入和调出将依据什么机制?熊先军表示,目录调整的专家评审将分为常规准入和谈判准入两大部分。在常规准入方面,要通过对所有的药品进行专家评审,通过全国投票遴选决定。对于价格较贵的独家药品,需要征询企业意见,进行准入谈判。“这些工作争取在9月份之前完成。”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健康中国促进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备案:京ICP备19034875号-1,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7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