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19年春季报告发布

2019-02-27 17:02:19 浏览:11360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2月26日,中国宏观经济高层研讨会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2019年春季预测发布会在京举办。会议发布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19年春季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及由经济参考报与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百位经济学家“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卷调查”的结果。

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

报告是厦门大学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自2006年以来的第二十六次预测发布。主要内容包括:发布2019—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数据;结合当前减税降费、全面支持民企融资的政策环境,模拟分析适当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率可能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探讨如何通过大规模减税降费,提升市场活力,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创新发展,赋能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

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6.6%,增速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持续显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完成。

在“稳中有进”方面,首先,经济结构继续优化。2018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2.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次,三产占比的持续提高保障了新增就业的稳定增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多增10万人,连续6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完成全年目标的123.7%。同时,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不断上升。2018年三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9.7%,比2015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自2015年开始,三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开始超过二产,并持续保持在55%以上的水平。最后,“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扎实推进,企业资产负债率(特别是国有控股企业)持续下降。全年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5%,比上年小幅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国有控股以及大中型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2.6%、58.7%、57.7%,分别比上年下降0.7、1.8和1.9个百分点。

进入2019年,经济工作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激发市场活力、需求潜力和内生动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同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

在深入分析今明两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可能存在的各类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应用CQMM模型,课题组对我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进行了预测。预测表明,今明两年尽管中国经济增长仍将延续稳中趋缓的态势,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一系列以开放促改革、以竞争提效率的政策举措,将能极大地稳定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从而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预测结果表明,今明两年,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投资增速难以大幅回升、居民实际收入增速趋缓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承压。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阶段,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呈现出稳健下行的态势。尽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在深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态势明显,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的作用也进一步巩固,但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未完全扭转。

进入2019年,中央政府继续推进2018年末提出的“六稳”工作部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实现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其中,财政政策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规模或远超市场预期),将最大限度地释放内需潜力;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将大力提升市场活力;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将激发企业创新,增强经济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精准扶贫、惠民生的社会政策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促进消费升级。

稳步推进“六稳”工作部署

综上,因全球经济扩张趋缓,今明两年出口导向的制造业投资增长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非国有投资今明两年可能维持低速增长。从短期看,当前保持一个适当而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稳定就业、促进居民收入提高、夯实经济转型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长期看,追求和促进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有效投资促使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劳动生产率的长期持续快速增长促进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进入2019年,中央政府继续稳步推进“六稳”工作部署,通过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来最大限度地提升市场活力,释放内需潜力,增强经济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支持、减税降费等措施,以全面支持民企融资,确保民间投资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这无疑是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找到了破解上述政策执行困境的突破口。

报告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政策建议:

第一,全面支持民企融资,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短期内“稳投资”的目标,更应着眼于实现长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标。为此,当前的金融支持和减税降费等政策举措,应当着力于挤出无效、低效投资,促进有效投资增长,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快速增长。

第二,货币政策在总量控制的同时,要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为稳定有效投资增长提供条件。在保持广义货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的同时,应把重点放在调整信贷投向结构上,确保对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的比重稳定在60%以上,以真正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与此同时,应通过机制创新,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

第三,积极财政政策应继续实施大规模的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以减轻宏观税负。2017年,中国广义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4.4%,分别高出美国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平均水平3.2个和2.4个百分点,仅落后于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

第四,2019年开始社保费改由国家税务机关全责征收后,在加强了社保缴费合规性的同时,还应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以推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实现就业的稳定增长。

第五,应充分关注居民负债率的持续上升对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的负面冲击。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依然严峻的背景下,更重要的,在居民实际收入受劳动生产率增速趋缓而难以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居民负债率的快速上升,将会抑制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本次会议由厦门大学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在北京联合举办。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健康中国促进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备案:京ICP备19034875号-1,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7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