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孝院士:加快审评助推世界新药发展
2019-02-25 16:31:56 浏览:12782 来源:中国科学报
编者按
新药不仅牵动每个人的神经,还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战略格局。
2018年世界新药发展格局可以说是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在各方力量的助推下,美国、欧盟和中国新药上市成绩斐然,肿瘤药物备受关注,孤儿药成为“新宠”,而抗体药物有后来居上的趋势。新药研发如火如荼,但仿制药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它是世界需求的主题,也是各国民生用药的基石。
在已经到来的2019年,我们可以预见的是:生物技术药物依旧是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免疫治疗和干细胞治疗产品的发展可能更加火爆。那么,中国的生物医药领域应该如何把握新政策、新经济、新时代的脉搏?为此,本报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撰写四篇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新药上市成绩斐然
2018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药品审批创多项纪录,不仅审批量大,而且针对的疾病领域广,涉及癌症、艾滋病、流感、痤疮等,其中不乏创新药物。FDA官网数据显示,该部门2018年共批准59个新药,创20年来新高,其中首次批准的新药40个。
依照全球药物研发进展,肿瘤药物研发仍是研发焦点,但2018年FDA批准的抗肿瘤药物并未呈现出压倒性的数量占比,相比之下,孤儿药成为FDA“新宠”,获批数量占比过半。此外,2018年FDA批准的生物类似物药物数量为5个品种。
截至2018年12月,欧盟新药申请(NDA)和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受理批准总数量达79个新药,刷新了历年的批准纪录。其中包含化学小分子创新药物(NME)18个;生物大分子创新药物16个;细胞疗法类3个;疫苗类1个。2018年,欧洲药品监督管理局(EMA)批准的创新药物中,化药与生物药占比近乎持平,大分子药研发热度不减。创新药物批准数量总和达到34个,其中生物类似物药物批准数目达13个,较往年相对平稳,其中欧盟首次批准的新药仅5个,远不及美国的水平。
在一系列鼓励创新、加速审评政策之下,2018年,中国新药也有了很大突破。国家药监局透露,2018年中国批准48个全新药品上市,其中38个来自进口、10个来自国产,涉及的适应症有多发性骨髓瘤、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肝癌、直肠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和淋巴瘤等。多个产品还与肿瘤适应症相关,比如帕洛诺司琼获批用于治疗化疗引起的呕吐;拉布立海获批用于治疗儿童白血病和控制淋巴瘤患者的尿酸水平等。这些产品的上市,将大大丰富我国癌症治疗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化疗为主流”的治疗现状。
艾滋病药物方面,国家药监局批准了本土原创新药艾博韦泰和进口鸡尾酒艾考恩丙替片、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片和达芦那韦考比司他片上市,使我国艾滋病用药的可及性得到大幅提高。国外在中国首次批准上市新药5个,国内企业首批的8个新药,首次批准的新药供给13个获批上市,超过了欧盟水平,创历年新高。
这些进展体现了我国自主创新水平的显著提高。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卫生健康等多部门于2008年启动实施了“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恶性肿瘤等10类(种)重大疾病,自主研制和技术改造一批药物,完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加快和提升。
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已累计117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新药研发正快速由仿制向创制转变。另外,获得专项支持的企业有170个品种在美国注册上市,近百个新药正在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其中,已有4个疫苗、21个化学药物制剂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被列入世卫组织采购清单。
美国欧盟抗体药物创新纪录
在2018年,美国和欧盟批准的12个抗体新药(不包括生物仿制药)获得监管批准,创造了新纪录。从已经公布的资料可以看到在生物医药开发上:进入临床研究以及获得监管批准的抗体药物数量再创新高;临床开发管线稳健,共有570多种抗体药物处于不同的临床阶段,其中62种处于后期临床研究;抗体药物从I期临床直至监管批准的成功率喜人,根据不同治疗领域(癌症和非癌症)成功率在17%~25%。大约有一半的抗体新药处于后期阶段的癌症抗体药物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其中7个临床研究在2018年底和2019年内完成。这些业绩也为2019年的新药上市提供了条件。
快速审评通道加速新药上市
目前,FDA有多种新药审评通道方式:快速通道、突破性疗法通道、优先审评、加速审批。这些加快审评通道有利于促进治疗重大疾病药物或未满足临床需求药物的开发,以及加快药物审评的过程。
FDA还根据替代终点指标或中间终点指标,批准用于治疗未满足临床治疗需求的重大疾病的药物。替代终点通常为标记物,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生理症状或其他检测指标,这些标记物可预测临床获益;中间终点指标为治疗效应的检测指标,可用于预测某药物的临床获益。
与现有治疗相比,FDA加快评审通道能显著改善重大疾病治疗的安全性或有效性,诊断或预防。另外,促进和加快用于治疗重大疾病和早期临床证据在临床治疗终点上较现在治疗手段显著改善的药物的临床开发和审评过程。如Erleada获得过FDA的优先审评资格,是FDA批准的首个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的药物,也是首个凭借无转移生存期的临床终点获批上市的肿瘤新药。
整体来看,2018年美国FDA批准的新药涉及多个疾病领域(肿瘤、艾滋病、抗感染、偏头痛、罕见病等),针对不同疾病的临床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在获批品种中大约一半的药物为罕见病用药是由加快审评而批准的新药。
美国FDA快速通道的实施,批准的新药中包含多种罕见病用药,充分体现了美国对于罕见病患者的重视。2018年FDA开始推行加速审评,启动阿片类药物审查,在这些药物中,大麻二酚、洛非西定,3款CGRP单克隆抗体药物,首款RNAi药物,小分子广谱抗癌等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罕见病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遗传性血管性水肿、Dravet综合征、法布里病等迎来创新疗法,FDA批准全球第六款PD-(L)1单克隆抗体、HIV鸡尾酒疗法及抗体药物获得突破性进展等。
优先审评和快速通道的双通道,使Lofexidine快速上市,成为首个FDA批准用于阿片戒断综合征治疗的非阿片类药物。如2018年批准的孤儿药Inotersen 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用于治疗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另一孤儿药Elapegademase -lvlr是一种新的酶替代疗法,用于治疗腺苷脱氨酶缺乏性的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症(ADA-SCID)儿童及成人患者。ADA-SCID是一种超罕见且极具破坏性的遗传性疾病。受ADA-SCID影响的患者其免疫系统受损,使病人不能抵抗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
我国应借鉴FDA新药审批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在保证中国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基础上,推动创新性新药的加快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