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预防是健康之基,科学发展健康养生事业----刘昌孝院士
2018-11-13 13:43:48 浏览:13964 来源:
“健康助力小康,民生牵动民心”,人民健康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广大人民的共同追求。自2015年,国家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健康已逐渐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所有领域,融化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2016年,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树立大健康的观念,把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核心。” 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转变过去重治疗、轻预防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国民健康是目的,医疗卫生是手段。更加强调预防疾病、养生保健在维护促进国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可见,以预防、养生保健为核心的新健康观,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健康产业格局。
近日,在“大健康新未来”2018年世界温州人大会院士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中国-东盟传统药物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刘昌孝院士对“健康养生以及养生事业的发展”做了深入的解读。他指出:“《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核心策略是落实预防为主,推动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需要养生事业与产业的科学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在世界温州人大会院士论坛上做科普报告
未病先防,预防为主是健康的第一关
预防是健康的第一道壁垒,不能以治病为主而忽视整体的预防体系建设,要有防病的观念,强调不生病、生小病、得病晚、早恢复。以癌症为例,目前癌症是世界医学界的大难题,治愈成功率不是百分之百,癌症给人带来的身体伤害和精神打击是巨大的。国际抗癌联盟认为,世界上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如果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癌症的高发与生活方式、环境恶化、吸烟、老龄化等多种因素有关。2018年年2月,WHO公布的人均寿命排名中,日本平均寿命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与美国排名在同一水平位置,但美国每一亿人口的癌症发病率却远远高于中国,而癌症高发率前二十国家中则没有日本,这说明日本并没有因长寿而带来癌高发。据调查,日本人的长寿与他们的养生、饮食、医疗生活、预防等条件息息相关,所以降低癌症发病率,需要从改变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社会环境等方面共同努力。
科学发展养生事业与养生产业
在全球,大健康已然成为热门产业。狭义的健康产业是指与医药和医疗服务直接相关的产业活动,而广义的大健康产业是指与维持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相关的一系列健康产品生产经营、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产业的统称。产业范畴上包括药品、医疗器械、中药材、医用材料、保健食品、健康器械等在内的健康制造业,以及包含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健康养老、健康养生、科学健身、健康信息、健康检测、健康保险等在内的健康服务业。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亚健康人群的增多、医疗技术水平的突破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医疗健康和医护医养结合的养老养生产业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的建立、技术服务的完善、产业利利益的平衡是形成科学养生产业的基本要素。在体制机制上,我国目前与养生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社会分工、资金保障等方面还亟需建立与完善。在技术服务方面,人才缺乏最为突出,我国尚无针对养生发展的健康管理人才,医护人才、产业设计人才等。在产业利益方面,平衡经济效益与支付能力,平衡利润空间与发展尤为关键。因此,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不同养生大产业机构必须重视的问题。
健康中国,情系民生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成就显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也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等带来的新挑战,需要统筹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批准实施的"健康中国战略发展规划"所拟定十几项战略研究项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