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群:内地经济的四大增长潜力
2019-03-14 17:11:23 浏览:14522 来源:经济要参
在本栏上月的文章中,笔者提到内地经济仍具中高速增长潜力;具体而言,具备四大增长潜力,一是城镇化持续,二是结构进一步升级,三是区域性追赶加速,四是改革开放深化。当然,这只是一个概括性的说法,增长潜力体现在很多方面,或者说是多重的。但应该都可以归纳在这四大潜力之中。
城镇化、结构升级、区域性追赶、与改革开放,其实是过去40年内地经济高速增长的四大动力。四大动力都很重要,但在不同时期的相对重要性有所差别。应该说,前20年,即从改革开放初年的1978年至亚洲金融风暴的1998年,改革开放最为重要,城镇化次之,经济升级再次之,区域性追赶第四。后20年,即1998年至今,排位应为经济升级、改革开放、城镇化、与区域性追赶。那麽今后呢?笔者认为排位应该是,区域性追赶、结构升级、改革开放、与城镇化,其特徵分别是区域性追赶加速,结构进一步升级,改革开放深化,与城镇化持续。
首先,区域性追赶加速。区域性追赶,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之一,但大部分时间是在局部范围进行,即,邻近县之间的互相追赶与发达城市之间的互相追赶比较激烈,而全国范围内东、中、西及南、北之间的互相追赶不够明显,导致当前仍然很大的东、中、西与南、北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省际与市际之间的互相追赶也不充分,造成邻近省份与市际之间的发展差距也不小。今后,全国范围内的区域性追赶将大规模展开,中、西部追赶东部的速度将加快;东北问题较多,但振兴也只是个时间的问题。省际与市际之间的追赶将在城市群兴起或升级的带动下白热化。长三角城市群将加强整合与升级,京津冀城市群在雄安新区崛起的推动下扩大与升级,珠三角城市群已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另外十二大城市群正在形成与崛起,其中尤以长江中游,成渝与中原城市群崛起势头强劲。这些跨省、市、区城市群的兴起或升级必将加快其中落后省、市追赶发达省、市的速度。如此的追赶加速势将提升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应是今后内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最强劲动力。
第二,结构进一步升级。通过40年的改革开放,内地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第一大製造业与贸易大国。但经济结构水平,与发达经济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今后内地经济对于发达经济体的继续追赶,关键就在于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经济结构涵盖面很广,包括宏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企业结构、对外贸易结构及产品结构等。这些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意味着,宏观结构方面,加大消费的比重,减少投资及出口的比重;产业结构方面,加大新兴产业的比重,减少传统产业的比重;企业结构方面,加大高新技术及科创企业的比重,减少低技术含量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比重;消费结构方面,加大服务性消费及高档商品消费的比重,减少商品消费尤其是中低档商品消费的比重;投资结构方面,加大技术更新投资比重,减少基建性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比重;对外贸易结构方面,加大进口比重,减少出口比重;产品结构方面,加大高档产品比重,减少低档产品比重,等等。结构升级,不管是在哪一方面,都催生或意味着经济增长;进一步的结构升级,无疑将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
第三,改革开放深化。过去40年改革开放无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是内地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性动力。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内地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国内改革方面,国有企业改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改革的方向,一是通过溷合所有制引入更多的民营及外资资本,减弱国有性,增强民营性,二是探索出一条国有控股权下企业真正市场化经营的路子。金融市场的改革也是任重而道远,改革的重点,一是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机制的健全与债券市场的扩大,二是银行业,国有银行要提高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民营银行则应发展壮大,尤其是应培养一批专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中小微民营银行。行政体制改革也应切实推进,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消除盖章过多的现象,同时又在该规管与培育的领域做到有效规管与培育。开放方面,在中美贸易战及全球贸易冲突不可避免的形势下,大规模增加产品进口势在必然,完成从出口大国到进、出口都是强国的转变不仅将增强内地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也将推动内地消费、工业及经济的升级;服务业市场,包括金融市场,也将加快开放,一方面应对贸易战,更重要的是加速内地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的现代化。改革开放的深化必将进一步提升今后经济运行的效率进而经济增长势头。
第四,城镇化持续。过去40年内地城镇化进程迅速,为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按常住人口算内地城镇化率接近60%,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6%左右,但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而且,若按户籍人口算,则城镇化率仅42.4%,与世界平均水平也有相当的差距。因此,内地的城镇化进程只是刚过中期阶段,还将持续几十年。今后的城镇化,广义而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目前仍生活在农村的6亿左右农民进城。就粮食与农业生产而言,在农业机械已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是互联网+农业与人工智能逐步在农业应用的明天,是绝不需要6亿农民的,有2亿就够了。这就意味着今后几十年还有4亿左右的农民要进城,将继续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的动力。二是目前工作与生活在城镇但仍未享受城镇居民待遇的1.4亿左右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也将从消费与投资两个方面提振内需,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又一个需求增长点。
来源:经济要参、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作者:廖群,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